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1-11-13
近日,在泸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带头人——院长钟武博士的带领下,肝胆胰脾血管外科团队成功完成一例TIPS介入手术,手术历时3小时。该手术的成功实施,将为我院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此次接受手术的是家住江阳区的唐女士,64岁。
唐女士既往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病史数年,曾经因反复消化道出血多次住院治疗。此次再次因“呕血、黑便3小时”入院于消化内科,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乙肝后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失血性贫血、高血压等。
唐女士入院前呕血量约200ml,入院后予持续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禁饮禁食,止血治疗后稍好转。
唐女士随时有可能因门静脉高压、薄弱暴露的食管胃底静脉再次破裂,发生无法控制的大出血而失去生命。
为最大限度挽救其生命,介入导管室主任罗凤莲、肝胆胰脾血管外科副主任吴涛、消化内科副主任杨洪波以及手麻科负责人姜鲜举行MDT(多学科会诊)讨论,决定为唐女士行气管插管全麻下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患者转入肝胆胰脾血管外科行TIPS治疗。
术前CTA准备
术前胃镜
10月18日,医生团队按照预定方案为患者实施手术。
手术中,因患者有乙肝后肝硬化,肝脏质地非常坚硬,穿刺针穿刺困难,且门静脉右支穿刺位置不够,改道后经肝右静脉侧壁穿刺门静脉左支成功,顺利进入门静脉主干。利用导管导丝技术进入胃冠状静脉及胃左静脉等曲张静脉对其进行栓塞治疗。栓塞后造影见胃底曲张静脉完全栓塞,对门腔静脉穿刺通道进行球囊扩张并精准释放支架,导管在门静脉内造影提示支架内血流通畅。
虽术中困难重重,凭借我院介入团队及麻醉团队多年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及密切配合,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最终取得了成功。患者门静脉压力降低,并同时保证了向肝血流,保证了肝脏的血液供应。
此次TIPS介入手术难度非常高,门静脉右支穿刺位置不够,仅有左支可供穿刺。
在以往没有这项技术的时候,患者可能会因无法控制的大出血短时间内死亡,输血都来不及。但开展该介入手术后,此类大出血患者就有了生的希望,不用在等待肝移植的过程中丧失生命,同时也可以延长存活期。
吴涛副主任介绍,门脉高压会诱发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和脾亢等并发症,治疗的根本是降低门静脉压力。
什么是TIPS手术
它是“人体内的都江堰工程”
TIPS全称是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经颈静脉途径肝内支架门体分流术),因其在肝内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建立一个全新的分流道,又被大家戏称为“人体内的都江堰工程”。
TIPS手术包含了远距离穿刺技术,导丝导管操控技术,球囊扩张技术,血管内栓塞技术,血管内支架释放技术等多种介入技术。TIPS手术具有难度大、集成度和技术含量高的特点,是目前介入治疗中(包括心脏介入、神经介入、血管介入、综合介入)技术含量最高、手术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它也具有所有介入手术的特点,那就是安全性高、可重复操作、效果明显、疗效确切、创伤小、分流和断流并举的优点,术后发生再出血机率较低,并发症少,无需因消化道大出血而多次反复入院治疗,减轻了病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我院肝胆胰脾血管外科常规开展该项手术,它是目前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放射学新疗法,利用外科分流原理,通过一系列介入器具的使用,在肝实质内肝静脉与门静脉间建立起人工分流通道,从而降低门脉压力、减少或消除由于门脉高压所致的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等症状。
肝胆胰脾·血管外科咨询电话:0830-2395567
(来源:泸州市人民医院)
编辑:邱果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