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2-02-17
#北京下雪#快速登上热搜
2月13日,北京迎来虎年首场降雪。
身为当下网络“顶流”的冰墩墩,在冬奥会场馆云顶滑雪公园扫雪时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众多网友直呼“可爱”“顶流也要干活”。
2022年冬奥会的到来,掀起了一股“全民滑雪”的热潮。
2月9日,32岁的玲女士带着孩子去滑雪,结果刚进滑雪场大门就摔了一跤,摔成了左侧胫骨骨折。
目前,手术顺利完成,正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创伤组接受进一步治疗。
据中央气象台报道:我国新一轮大范围雨雪天气很快又要上线了。你是不是想去滑雪了呀?
打算去滑雪的朋友应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在滑雪运动中受伤。
医学指导:刘宗超
医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创伤组主任。擅长四肢/骨盆骨折的手法复位及微创治疗、四肢畸形矫形及功能重建、慢创皮瓣修复以及骨不连的诊治、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保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保膝治疗,近年来将3D打印和导航技术应用于临床,实现了创伤骨科的数字化及现代化。
学科方向:1.骨与软组织修复与重建;2.生物材料及3D打印研发应用;3.中药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城北门诊:周一上午
联系电话:18989132306
滑雪运动具有危险性
滑雪是人们把滑雪板装在靴底上在雪地上进行速度、跳跃和滑降的运动,是一项动感强烈、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
滑雪引起受伤的可能性很大,小到滑倒,大到具有高冲击力的碰撞。
滑雪运动常见的损伤有切割伤、肌肉韧带拉伤断裂、四肢骨折脱臼、头部及脊椎损伤和内脏损伤,冻伤也时有发生。
滑雪运动损伤后的急救处理与治疗
抢救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凡有骨折可疑的患者均应按骨折处理。
骨折后急救主要有以下四个措施:
一、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一是应及时恰当地止血,二是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
指压法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
二、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伤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
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
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
三、必要的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可适当给予必要的止痛药。
四、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挤压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并注意保暖。
滑雪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1、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
2、切忌疲劳或身体不适时滑雪。
滑雪对体能消耗大,在疲劳状态下很容易造成受伤,同时要保证必要的休息和合理的营养补充。
3、学习滑雪技巧应循序渐进,避免争强好胜、急于求成的心理。
4、选择适合自己的雪道,切勿刚学会滑雪就盲目上高级雪道。
5、平时加强体能训练,增强上肢、下肢和腰腹的肌肉力量。
骨伤科创伤组简介
四川省重点专科、四川省骨伤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硕士研究生培养科室。目前科内拥有医护人员 48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四川省名中医1名,硕士生导师2名,博士及博士后2人。
科室秉承 “中西合璧,筋骨并重,骨折(手术)微创,中医(正骨)特色”理念,开展了四肢骨折、脱位的经典中医治疗(手法复位、撬拨复位、夹板固定)及微创手术(计算机辅助导航下骨盆、髋臼通道螺钉内固定术、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微创钢板置入内固定技术等)、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以及周围神经损伤功能重建术、四肢畸形矫形术等各类手术,尤其针对四肢开放性骨折、骨感染、骨不连等棘手疑难病例有独到见解,开展了骨诱导膜技术(Masquelet) 、骨搬运技术、带血管蒂肌骨瓣移植术、大段骨缺损3D打印假体及同种异体骨移植术等治疗手段。
科室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将3D打印技术,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等精准医学技术应用于创伤骨科领域,减小手术创伤、提高疾患疗效、缩短住院时间、节省治疗费用。并以中医药特色,打造中医正骨经典病房,在中医伤科“三期辨证”的基础上将中医正骨、理筋、放血疗法、运动针法、中药塌子、火龙罐综合灸、练功等各种特色疗法广泛应用于筋骨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及康复治疗全过程。
住院部地址:第一住院大楼9楼、10楼
咨询电话:0830-3162209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