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11-13
酒城内分泌代谢论坛暨CDS糖尿病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学组工作会议暨代谢性血管疾病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顺利举办
为进一步推动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控和诊治水平,传递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新进展,2023年11月10日-11日,2023年酒城内分泌代谢论坛暨CDS糖尿病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学组工作会议暨代谢性血管疾病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在泸州召开。会议由泸州市医学会和成都高新医学会主办,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承办,来自国内内分泌代谢领域专家、学者500余人次踊跃参会。
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南京鼓楼医院朱大龙教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医院郭立新教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母义明教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赵家军教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彭永德教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单忠艳教授,国家杰青、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胡承教授,国家杰青、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于教授,国家杰青、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张惠杰教授,国家杰青、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陈旻教授,国家优青、北京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郑乐民教授,国家优青、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熊雪莲教授,国家优青、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高鹏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童南伟教授、冉兴无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曲伸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匡洪宇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冯波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陈宏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石勇铨教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汤旭磊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吕朝晖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英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关海霞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陈秋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东方教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廖鑫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金波教授等全国内分泌代谢学界50余名知名专家授课与主持。会议内容涉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肥胖、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内容精彩纷呈,给与会者带来一场学术盛宴。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南京鼓楼医院朱大龙教授和西南医科大学校长张春祥教授分别致辞。
会议开幕式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CDS糖尿病基础研究与转化学组组长徐勇教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万沁教授主持。
学术分享环节中,代谢性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疾病诊治精要并重,包括临床类报告24场,基础研究类报告8场。临床报告中,母义明教授就糖尿病的干细胞治疗进行精彩报告,赵家军教授就中国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进行深入剖析,郭立新教授就肥胖的管理:精准治疗还有多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报告,王卫庆教授就瑞金肾上腺疾病研究进行分享,彭永德教授就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处理新策略进行介绍,童南伟教授就2023ETA甲状腺结节指南进行解读,既展示了目前糖尿病治疗的现况及规范诊疗要点,也分享了国内顶级医院在肾上腺、甲状腺等内分泌疾病诊疗中的经验及成果,所谓干货满满,相信通过国内内分泌同仁的共同努力,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将迎来新的篇章。在基础研究类报告组,张春祥教授、胡承教授、李于教授、陈旻教授、郑乐民教授、熊雪莲教授等围绕糖尿病心血管、糖尿病肾病、脑代谢、非酒精性脂肪肝、能量代谢等国际热门话题进行成果展示性汇报,不仅涉及目前研究前沿,也囊括先进的研究设计及实验技术,让参会者收获颇丰。
11日上午,由万沁向新申请加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糖尿病与代谢病专科联盟的30家单位进行授牌,这标志着专科联盟不断发展壮大,积极推进科教研协作共建共享,为内分泌学科发展助力。
封面新闻记者对母义明、朱大龙、徐勇、李于进行采访,谈及糖尿病时,专家们无一例外地都强调,糖尿病可防可控,应该保持合理的体重、适当的运动、规律的饮食以及不熬夜等。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已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家,2021年20-79岁的糖尿病人数已达1.41亿人,患病率高达10.6%,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据统计,每年我国约有83.4万人死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母义明教授介绍,从糖尿病前期到发展成为糖尿病,大约会持续5~10年,“糖尿病,20%左右可能跟遗传有关系,80%都是后天的生活方式不好引起的。糖尿病前期以及新确诊糖尿病时,是糖尿病干预治疗的黄金时期,提前预防糖尿病,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是改善生活方式,即保持合理的体重、适当的运动、规律的饮食以及早睡不熬夜,母义明同时建议到,要谨防久坐不动,尽量每隔一小时运动15分钟,可以是静息运动,如上厕所、倒水,坐着踮脚等,也可有效预防糖尿病。
长期在临床一线的朱大龙发现,经常有糖尿病病人在某个医生开了一个处方,打胰岛素或者某一个药坚持了七八年甚至上十年,只要不出现急性并发症,就一直按照这个方式控制。“等到患者明显察觉身体不舒服,再来找医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肾脏并发症。”朱大龙认为,我们要培训大量基层医生,将基层的医疗力量提上来。以江苏来说,如果能够有1万名基层医生,到大医院来接受2~3年的培训,这样才能更好提高管理慢病的能力。至少培训人员数量应该以“万”计量,培训时长则应该以“年”为单位。
“四川的糖尿病病人发生肾脏病,在全国是最高的一个省份,根据调查的数据,有4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徐勇介绍,在此背景下,2021年,该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个重点项目,即针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一个重大项目。与此同时,针对四川区域根据糖尿病病人发生肾脏病发病率比较高,而且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 代谢性血管疾病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应运而生,该实验室依托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我国居民主要死因的代谢性血管疾病为研究对象,探索代谢性血管疾病发生机制和防治靶点,寻求精准预防、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策略。
“我们主要聚焦在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和心血管病这个领域进行研究。”徐勇表示,希望依托实验室能够找到治疗糖尿病生病以及糖尿病心血管病的一些治疗方法,并与临床紧密结合,推动成果从基础向临床转化。
李于认为:“除了糖尿病,脂肪肝也是一种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目前还没有针对脂肪肝的特效药物。绝大部分脂肪肝患者不用过度担心,若在发现初期进行及时干预,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一般都能实现病情逆转。”
此次学术会议大咖齐聚,聚焦内分泌代谢领域多种常见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热点问题进行学术研讨,现场高朋满座,学术气氛热烈,开阔了与会人员的学术视野,有力地促进了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水平的提升。我院内分泌科将持续开展学术活动,充分发挥内分泌区域医疗中心作用,形成区域技术优势,做好辐射引领,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凝聚力量。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文: 高陈林 朱世琴 徐庆 图:综合整理)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