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8-02
这些天,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双凤村返乡农民周启富都“泡”在自己的30多亩猕猴桃果园里,或为破损的猕猴桃换纸袋,或检查防鸟儿的尼龙网有无破损。看着一个个挂在树上的红心猕猴桃,周启富脸上的喜悦早已绽放开来:“今年猕猴桃丰收已成事实,亩产2000斤只会有多无少,按去年10元/斤的体验采摘价,亩入2万元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返乡创业 挖机手种生态猕猴桃
走进周启富位于海拔500多米高的30余亩红心猕猴桃园,一股淡淡清香扑鼻而至;蔓延的树藤纵横交错,垂吊于藤蔓下的猕猴桃一个紧挨着一个,秀色可餐。
1980年出生的周启富,高中毕业后就外出在建筑工地打拼多年,并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挖机能手。2017年春节,他回乡看到自家山头上高个人头的野草,不愿一直在外打工的周启富就毅然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周启富说,“现在种地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更多是对健康食材、生态果蔬的需求。正是这一理念,让周启富坚定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在了解红心猕猴桃的市场需求、生长条件和家乡自然环境后,2017年5月,周启富投入30多万元将自家的30余亩山林地和承包地经改造后,全部种上了红心猕猴桃。一开始,周启富就精打细算,节约开支。由于自己会开挖掘机,他租来挖掘机自己独自开垦,每天人工工钱就要节约400元以上;猕猴桃枝条所攀附的水泥桩,他也是租来模具,买来水泥、沙石自己在地头制作,每根水泥桩就节约人工费、运输费20元以上。
“要种就走生态种植之路”,周启富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位种植目标。种植过程中,周启富发现,生态种植红心猕猴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引蔓、绑蔓、抹芽、疏花、授粉、病虫害防治、施肥等,每道工序都非常有讲究,必须科学精细。猕猴桃的生长主要是春、夏两个季节,每到这个时候,他都格外细心,尤其是施肥和打药上,全是草木灰拌畜禽肥,防虫害上黄板和吸虫灯唱主角。“坚持每隔一天巡视一遍整个园区的每一棵树,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生长中出现的虫害等问题,以便及时消灭虫害,确保猕猴桃生态品质。”周启富说。
换卖法 体验采摘省时省力又增收
“你是双凤村猕猴桃基地周老板吗?你的猕猴桃园今年8月哪天开园?”
“还是8月中旬开园,欢迎到时来园体验采摘免费品尝……”
进入7月下旬以来,周启富每天都要收到几个询问今年猕猴桃开园时间的客人电话,以便他们第一时间带着家人前来进园体验采摘。放下电话,周启富脸上的笑容早已绽放开来,连连说:“生态品质猕猴桃就是不一样,我的果园虽然距离镇上有十多里的路程,但这两年全是客人自己前来进园采摘,价格不比市场低,而且还省去请工人采摘的劳力和费用,真的是省时省力又增收。”
2020年,周启富的猕猴桃开始挂果后,他就依托4.5宽的村道从果园边经过的交通优势,早早着手以互联网取代传统的摘到镇上销售模式,用手机将猕猴桃生长和管理过程录成短视频在“朋友圈”和抖音平台宣传。“通过微信朋友圈和抖音平台宣传,让人们全程了解的猕猴桃的生长和生态种植过程,更能激发他们品尝生态水果的欲望,猕猴桃成熟后吸引了不少客人驱车前来采摘。”周启富说,为了方便前来体验采摘的客人的车辆停放,他还专门平整了一个碎石坝供客人停车。
据了解,这两年,周启富就靠着猕猴桃的生态品质,靠着客人体验采摘,尽管价格卖到10元/斤,他的30余亩6万多斤精品猕猴桃,全部在果园里就销售一空。而通过体验采摘,为周启富每亩节约请工人采果的费用达200元;如果再运输到集镇上销售,每亩还要增加至少100元成本且需要半天时间。“这种体验采摘销售方式,一年下来我的30余亩猕猴桃园就要节支增收近万元,让我尝到了省时省力又增收的甜头。”周启富喜滋滋地说。(周超文 文良旭)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