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龙眼、芋菊!泸县牛滩镇新嘉村驻村帮扶队有两大脱贫致富法宝

采风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0-05-26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大家要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驻村帮扶队要加强龙眼花期管理、芋菊苗期管理指导。”5月25日早上8点半,泸县牛滩镇新嘉村驻村帮扶队队长、第一书记冉能才准时召开了周前工作部署会。

 新嘉村驻村帮扶队共有三名人员,由泸县教体局职成教育股股长、第一书记冉能才任队长,泸县教体局党办工作员陈兵任驻村工作员,牛滩镇农技站副站长胡天金任驻村农技员,他们为新嘉村探索打造出了芋菊、龙眼两大脱贫法宝。  

 产业园里务工  生活有了大变化

 车子停下,一条新竣工的入户口路映入眼帘。听到狗叫声,新嘉村10社贫困户韩德海出门察看,看见是驻村帮扶队来了,韩德海热情地把大家迎进屋里。大家和韩德海夫妇一起围坐在餐桌旁,边剥花生种,边拉起了家常。

龙眼、芋菊!泸县牛滩镇新嘉村驻村帮扶队有两大脱贫致富法宝(图1)

驻村帮扶队在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曾佐然 摄)

 “一年收入近万元,加上政府的补助政策,我维修了房顶,不再跑风漏雨了,改造了厨房、厕所,50多米的入户路已经完成,生活更加方便,养殖母猪一头,鸡鸭100只,产业脱贫顺利进行。”韩德海高兴地汇报着他家的变化。韩德海夫妇除了经营自己的自留地外,有空就在村上产业园里务工。

 新嘉村的扶贫产业园成了增加全村农民收入的主战场。2019年,村资公司聘请5000多人次在产业园务工,工资发放总额近30万元,解决了贫困户就业120多人,人均收入净增1000元,提高了贫困户及其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巩固了脱贫成效。

 引种芋菊 荒山长出金疙瘩

 天下着毛毛细雨,新嘉村菊芋种植基地一片葱茏,村民披蓑戴笠,村民们在社长王永宴的带领下,正忙着为菊芋疏苗、除草。

 “大家要舍得拔掉多余的苗,保证它们能长得好,产量才高。”驻村帮扶队队长、第一书记冉能才挽起裤管,来到芋菊地里,示范拔掉多余的苗子。大家要抓住下雨好做活的天气,及时完成管理工作。

龙眼、芋菊!泸县牛滩镇新嘉村驻村帮扶队有两大脱贫致富法宝(图2)

驻村帮扶队开展龙眼夏季管理技术培训(曾佐然 摄)

 在芋菊基地务工的村民主要来自村上的贫困户,村集体资产公司给予每天每人60元的工资。

 “可别小看这60元的工资,我不用出门,既照顾了家庭,有有了收入,去年一年我和我老伴一起就挣了近万元!”贫困户王永田很高兴的说。

 据冉能才介绍,这里原来是荒山荒坡,由村集体资产公司去年引种芋菊300亩,产出菊芋600余吨,产值60多万元,利润达20余万元。

 改良、培训、网销  龙眼树结出金元宝

 “龙眼疏花疏果遵循去上留下、去外留内、去小留大、去劣留优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年年结出好果子。”在新嘉村3组陈茂林的龙眼林里,一群人正围着一颗龙眼树,只见驻村帮扶队驻农技员胡天金手里拿着剪子,边讲边示范。

 “只有龙眼质量上去了,我们村资公司才能为老百姓高价格销售出去”,冉能才说,“2019年,在村两委的领导下、村资公司的带领下以及全村老百姓的努力下,我们村资公司对外销售龙眼近10万余斤,销售额25万多元,销售利润6万多元。”

龙眼、芋菊!泸县牛滩镇新嘉村驻村帮扶队有两大脱贫致富法宝(图3)

驻村帮扶队成带货队(曾佐然 摄)

 近年来,驻村帮扶队帮助新嘉村积极调整集体经济发展思路,把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单列出来,聘请专人进行企业化管理,成立了龙眼、菊芋、乐园农业等三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建成100亩以乡村旅游和种养植有机结合的乐园农业、200亩有机龙眼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和300亩有机菊芋种植基地;通过“高换”等方式改良龙眼品种200亩;龙眼林下种植了林下大球盖菇10亩,发展立体农业,提升产业多元化发展。全村龙眼种植1600余亩,其中绿色防控1000亩,有机转换认证382亩。

 为了更好地巩固扶贫产业经济发展,新嘉村积极探索出了“334”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即扶贫资金作为贫困户入股基金占30%,农户利用果树或者土地入股占30%,村资公司占40%。2019年,利用互联网等龙眼销售25万元,销售利润6万多元。2020年林下菇种植的大球盖菇销售达6万元。利用村“精准扶贫帮扶餐饮店”为窗口,为老百姓销售土鸡、土鸭等农产品,提高村集体经济,预计今年的集体经济收入可达50万元。(彭艳 曾佐然)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