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泸”力跃升,中国西部工匠城渐入佳境

城事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2-10

  泸州是一座工匠精神底蕴深厚的城市。

  2022年6月,泸州市利用职教资源富集优势,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全链式工匠人才培育,启动了全国首个新时代“中国西部工匠城”建设。

  从概念提出到实体打造,18个月过去了,中国轻工工匠学院、中国酒业工匠学院等4所工匠院校开班办学;乡村振兴工匠园区等项目有序推进;26个国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建成投用……一座“教培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工匠城正在迅速崛起。

工匠1.jpg

“中国西部工匠城”核心区(泸州日报供图)

供需对接精准培育产业人才

  2023年12月20日,在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中国西部工匠城”医工工匠培训基地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实训室,教师曾秀兰挑选了一位学生扮演患者,演示CT检查的全过程。

  “仿真设备的各种操作按键、参数调整、扫描过程与医院实际使用的同类设备相同,学生们可以进行标准化、规范化、自主化的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助力精准医疗与高素质影像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曾秀兰告诉记者。

  同样,在位于“中国西部工匠城”核心区的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工匠实训基地内,教师王政利用半实物仿真教学设备,向学生们讲解危化工艺及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技巧。

  “基地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学生们在这里进行技能实践,在进入企业实习前接受考点考核和认证,获得化工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王政说。

  身着统一工作服,规范、娴熟地操控设备……2023年12月21日上午,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们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南公共实训基地进行汽车蓄电池电压检测实操。

工匠2.jpg

“中国西部工匠城”核心区(泸州日报供图)

  依托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南公共实训基地打造了智能制造、智能建造、人工大数据、虚拟仿真等6个实训中心。

  该基地运营以来,有1万余人次参加了实训、研学,面向成渝地区各类群体开展社会培训5万余人次。

  技工院校一直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承担者。立足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技工院校近年来为企业输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为助推泸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如何培育新时代工匠?

  “工匠、技能型人才最终都是为产业服务的。”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谢光杰说,“学院聚焦人才培养,高质量建设化工工匠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牵头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学院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方向设置专业,培训钳工、车工、电工、化工总控工等技能型人才,每年为泸州培养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1500余人次、有600-700人留泸就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高技能型人才储备。”

牵线搭台打造产才融合枢纽

  每当傍晚时分,“中国西部工匠城”核心区的匠心花园就热闹起来。

  匠心花园项目包含匠心文化景观、匠心商业、匠心广场、特色街、四渡赤水展示区、匠心门廊、生态走廊七大区域,布局了奶茶店、理发店、便利店、药店、餐厅等。

工匠3.jpg

匠心花园(泸州日报供图)

  匠心花园作为周边大学的创业实践基地,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和创新创业平台。

  距离匠心花园不远处的“中国西部工匠城”党群服务中心,红白相间的外墙大气美观,室内有以泸州白酒、化工、建筑等元素为主题的工匠文化墙。

  “党群服务中心展示了核心区现有的发展规划、发展成果等,可以为工匠提供微型创业基地等平台,实现对学生、人才及周边群众的精准服务。”纳溪区东升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帆说。

  党群服务中心汇聚了街道、学校、企业、公安等多元力量,充分发挥了产才融合“枢纽站”功能。

  截至目前,党群服务中心已与1000余家企业达成人才培养输送协议,已有3000余名人才到合作企业开展实践和技能提升培训,300余名学生在当地成功就业创业。

(来源:纳溪发布-川江号)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