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惊!记者发现内江一山洞竟藏了800余吨白酒,还有……

城事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0-04-06

 穿上工作装,戴好口罩、帽子、塑胶手套,将身上带的打火机放在洞口火源存放点,全身再次消毒,在做好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后,内江市资中县杏雨酒乡洞藏酒管理人员胡致铭和同事入洞,开始一天的藏酒管理工作。

惊!记者发现内江一山洞竟藏了800余吨白酒,还有……(图1)

 依托于该地段年久闲置的废弃矿场挖出来的山洞,占地近3000平方米的4个相连山洞常年恒温且无光照,成为储存白酒的最佳环境。经过安全改造后,目前该山洞能储存约2000吨白酒。

 跟随胡致铭的脚步,记者也一同踏入已经存放了800余吨清香白酒的山洞里。一入洞口,一股凉意迎面扑来。两口装有3000斤白酒的大酒缸立在入口两侧,一眼望去,大大小小的酒缸排列整齐。

 “从20斤到3000斤装,我们有7种不同大小的藏酒缸。”胡致铭拿着手电筒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凑近藏酒缸闻一闻封口处,再环绕缸身认真且小心转一圈,他说:“这些都是有主的藏酒,我们每天要仔细查看是否漏酒,是否有裂缝。”

惊!记者发现内江一山洞竟藏了800余吨白酒,还有……(图2)

 顺着胡致铭所指,记者看到每坛酒缸上都标记了序号,且贴上了所属人姓名、藏酒量、时间。“顾客在我们这里定了酒,封了坛免费藏存三年,三年后按1元/年收取管理费用。”该项目负责人卿光友介绍。

 据了解,资中县杏雨酒乡洞藏酒农耕休闲旅游项目坐落于资中县鱼溪镇鲶鱼村麻柳河两岸。该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规划面积1000亩,目前已完成一期占地约200亩的洞藏酒基地建设,并于去年春节期间开放运营。

 “2019年春节客流量有上万人,受疫情影响,今年这个春节没有人来游玩。”没想到刚开始,卿光友便遇到一个大难题。虽然遭遇“寒冬”,但卿光友并不觉得气馁,“从县委县政府到镇政府、相关部门,都在利用各种场合和方式,将我们这个项目大力推介出去,吸引更多游客、顾客,这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惊!记者发现内江一山洞竟藏了800余吨白酒,还有……(图3)

 虽然游客少了,但是洞藏酒的品牌却在逐渐建立起来,订单也在源源不断地增加。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酒文化展示区、藏酒区建设、停车场、休闲区及其他配套设施修建,实现销售洞藏窖酒1000万元,创造20个固定就业岗位,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

 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在停工停产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后,2月23日,该项目基地正式复工复产。

 当天,当记者准备进入藏酒区时,大门口穿着白色制服、戴着口罩、手套的工作人员,拿着额温枪,测量体温后,才放行进入。“虽然复工复产了,但我们仍然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

惊!记者发现内江一山洞竟藏了800余吨白酒,还有……(图4)

 据卿光友介绍,为提前做好复工复产准备,在镇政府的指导下,企业建立员工健康档案“一人一档”,要求全体员工返岗前14天,每天上报体温数据,统一登记造册在案。同时,公司也在镇政府的协助下,提前备好口罩、手套、额温枪、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后,通知身体状况符合要求的员工返岗。

 正式开放后,基地封闭了其他出入口,仅留下一条通道,设置接待登记处,专人实时检测客户体温、消毒,并登记个人信息、体温检测数据、联系电话、是否是外来人员等信息。“我们严格做好台账管理,以便有迹可循、有据可查。”卿光友说。

惊!记者发现内江一山洞竟藏了800余吨白酒,还有……(图5)

 随着基地复工复产,步入正轨。卿光友和团队正准备启动二期农耕项目建设。“血橙、鲶鱼......是资中的优势。”结合当地特色优势,该项目将充分挖掘、收集、整理杏雨酒乡文化、休闲文化、地方民俗文化,打造杏雨酒乡文化旅游一杯酒、一枝果、一条鱼、一片景“四个一”工程,推动休闲垂钓、特色民宿、餐饮项目发展。

 “该项目二期还将建设连接一条直通圣灵山大溶洞的三公里公路,品了酒、吃了鱼、尝了果,就可以一路赏着景去体验圣灵山之美。”鱼溪镇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洋柳告诉记者,从鱼溪高速路出口,一路可参观响水滩、柏龙王家祠堂、圣灵山大溶洞、罗泉古镇等景点,品尝资中血橙、罗泉豆腐等美食。“杏雨酒乡项目一旦全部建成,将真正融入到这条精品美食之路,为资中全域旅游发展添砖加瓦。”洋柳说。(来源:最内江)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