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日报 发布时间:2012-03-26
自用船正在载客
连日来,随着天气的好转,前往宜宾翠屏区凉姜乡“桃花岛”赏桃花的游客不断增多。在通往该岛的路上有一座水库,每天3艘船在这里收费载客。乍一看,3艘船相差无几,仔细看,其中一艘船少了许多救生设备,且最关键的是无“航运证”。
自用船在河中跑得欢
据九里村的村民们介绍,那条水库叫两岔河,深达20多米,横在九里村生基组和杜坳组之间,游客从外面进入九里村后,要想进入“桃花岛”得先在生基组码头乘船,在杜坳组码头下船。
3月21日,记者在生基组码头望去,3艘船在两个码头间跑来跑去,生意很是火爆。每个游客单边收费两元,一个来回,得花4元过河费。乍一看,3艘船相差无几,仔细再看,其中两艘船挂了不少救生衣,船上还有告示牌、航运证,证号分别为川宜港客(人)0021号、川宜港客(人)0022号,而另一艘船除了悬挂有几个救生圈,其他什么都没有。
“请大家依次上船,不要挤,两元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在生基组码头,一位大爷坐在藤椅上,不停地招呼着游客。记者以为他是凉姜乡政府或航运部门请来维持码头秩序的工人,正准备上前与他交谈,但有村民悄悄告诉记者,他就是那艘“白板船”的业主,但他在这儿强行 “督阵”载客,另外两艘船不敢与他论理。记者决定上前与他谈谈。
“大爷,你坐在这里干什么呢?”
“我来帮助维持秩序。”
“是哪儿派你来的呢?”
“我自己来的,为大家着想来帮助维持秩序。”
“知不知道自用船不能跑营运,载客很危险?”
“啥子危险哟,我们是新船,才跑几天,那两条船都跑了好几年了。”
据大爷介绍,他叫黄德华,是九里村生基组村民,他的船确实是他家的自用船,用于自家种庄稼所需,总共花了2万多元,在这儿投入使用才4天时间,这段时间看到另两艘船忙不过来,他们划到这儿跑营运。
NextPage
政府发公告提示游客安全
“那艘‘白板船’横行霸道,我们实在拿它没办法!”0021号船的业主侯昌英告诉记者,她的船和那艘0022号船不仅手续齐全,还购买了乘客险,每年单交保险费都是好几百元,此外还要交钱给两个码头所在的组,包括年审费等,每年各项费用加起来要支出几千元。
“我们的船舶驾驶员都是经过正规培训的,有船舶驾驶证,而那艘船是‘白板船’,什么都没有,从表面看,那艘‘白板船’的样式与我们的船相差无几,大小也差不多,游客并不知情,都会一窝蜂地跑去坐他们的船,有时候我们也向乘客宣传不要去坐,但那位坐在码头上的大爷听到后会与我们吵,他年纪大,我们不好与他对吵,但是,眼睁睁地看着游客去坐他们那艘毫无安全保证的船,我们实在很担心。”侯昌英说。
侯昌英还说,她和0022号船的业主已向凉姜乡政府反映过这个情况,但政府说拿对方没办法,还要他们两艘船要与对方和平相处,互相谦让,让她很气愤。
“情况不是那样的,我们发现那艘‘白板船’在水库上跑后,我们也出面制止过,还通知了派出所出面一起解决,但那家人置若罔闻,而政府又没有执法权,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在码头四周张贴公告,提示大家那条河只有两艘船“川宜港客(人)0021号”、“川宜港客(人)0022号”是合法载客船,其余船不能载客。而且我们还专门核定了每艘客船的载客数量为12人,请大家不去坐自用船和渔船,否则造成的后果自负。”凉姜乡政府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根据这位负责人所说,在两个码头四周转了一圈,果然发现四周张贴了不少题为《凉姜乡人民政府关于两岔河渡口管理的公告》,上面明确了两岔河客渡船只为川宜港客(人)0021号、川宜港客(人)0022号,其余船只为生产自用船,不得载客,并限定每艘船的载客人数为12人。公告最后提示:如游客违反上述规定,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公告时间为2012年3月17日。
主管部门表示要立即着手调查
除了这份政府公告,记者还在生基组码头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安全监管生示》,上面明确了自用船、渔船非法载客属于举报范围,上面还有翠屏区海事处和渡管所的举报电话。记者根据上面所说,拨通了其中一个电话。
当记者表明身份后,对方表示,自用船肯定是不能用于营运载客,此前他们没有接到任何举报,他们会立即着手调查,该取缔的一定取缔,一定要全力确保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本报记者将继续关注此事。(完)李美琪
编辑:马庆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