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城新报 发布时间:2018-03-12
3月5日,2017年全国“三八红旗手”陈小玲带领团队女员工精心编排的舞蹈《我为祖国献石油》亮相“巾帼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泸州市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8周年暨优秀女性事迹展示活动现场,期间穿插的中国石油“加油十三步操”,整齐划一的动作、干净利落的口号,让全体观众纷纷对这群“不起眼”的女孩子竖起大拇指。而作为团队的领头雁,中国石油四川泸州销售分公司龙马连片党支部书记陈小玲,别看舞台上的她身材娇小,实则能量巨大。
陈小玲,出生在泸县牛滩镇保安乡赵湾村。16岁那年,为了圆弟弟的“大学梦”,陈小玲放弃了学业,开始四处摆地摊、打零工。2005年7月,陈小玲通过招聘,走进中国石油,成了一名加油员。2017年5月,在中国***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陈小玲全票当选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怀着感恩的心、带着满满的收获,陈小玲声称,这些年来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加油站空间不大,但是舞台很大。
精神传递不断档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人民以奋斗者的姿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十九大已经胜利闭幕,但宣讲十九大精神不断档,做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陈小玲在学校、社区、田间地头共宣讲了27场,受众已经超过一万人了。“我所宣讲的都是十九大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陈小玲说,习***的报告里提到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她便联想到泸州,西南商贸城、万象汇、步步高和万达广场等商圈不断兴起;长六桥和沱六桥的建设让这座城市更具现代气息;云龙机场迁建、各高速公路贯通让更多外人进得来,在城里的人也住得安稳。联想到自己的企业,中国石油也同样经历着飞速的发展,如自助加油机、加油卡自助终端、高清视频监控、油气回收设备、电子铅封的使用等等。我们团队的员工们都说,生活越变越美好、工作越来越有干劲、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好。
小玲支招解难题
熊炯多年前做建筑工程,现在投资做水产养殖,需要持续的生产用油,因为陈小玲每次都及时送油,他成了龙马加油站的铁杆粉丝。某一天熊炯在加油站附近出了车祸,情况紧急,打家里人电话打不通,他就打给了加油站,当陈小玲带着员工赶过去的时候,他的手已经没有知觉了,医生说幸好有他们的及时送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目前熊炯已经痊愈。其实,像熊炯这样有了困难找加油站,找陈小玲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客户在泸州搞建筑,因他们不是本地人,对泸州不了解,他们找到陈小玲后,陈小玲帮着他们联系,给他们支招,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因为这样我们稳定了很多客户,也交到了不少外地的朋友,我们外出去了当地,他们还给我们做向导。”陈小玲高兴地说。为了扩大“交友”圈,陈小玲还广邀客户参加加油站的“坝坝宴”,目前“坝坝宴”已经连续举办了6年,好多过年不能回家的客户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同时还扩大了自己的“业务圈”。
创新思路拓市场
陈小玲从业13年,殊不知,第一天到加油站上班的她居然对油气过敏,为了这份稳定的工作,陈小玲咬牙坚持,一年后,她有幸参加了后备加油站经理培训,考取了加油站经理资格证,经过多岗位历练,2010年,她被调到该公司最大的龙马加油站当经理。刚到龙马加油站,就遇到一个难题,龙马大道要封闭施工8个月,旁边的小路禁止货车通行。这对以柴油销售为主的龙马站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
一天,陈小玲带班时发现进站用桶加油的客户越来越多,这件事情顿时启发了陈小玲:“车子进不来,我们可以送出去呀。”从那时起,龙马加油站便迈开了“把油送到站外去”的步伐。五年来,龙马加油团队平均每天要外送油料两万升,一年超过5000吨,相当于一座中型加油站的销量。
浇灌队伍润心田
加油站是陈小玲的家,这些年,她一心想把龙马加油站建成“黄埔军校”,让大家从这里走出去。2014年,加油站连片管理模式在陈小玲所在的龙马加油站“试水”,她发挥“一姐”的魅力和高级工的能力,通过资源调配、师带徒等方式,管理范围从一座站到三座站再到五座站,这为她的“黄埔梦”提供了平台。目前,龙马连片站48名员工中,已经拥有高中级工21人,一半以上都成了技术标兵和业务骨干,这些天然的师资力量,最终让四川销售经理人学院第二分院落户于此,陈小玲当之无愧地走上了院长的岗位,四川销售更是将学院命名为“小玲学院”,从2017年5月开班授课至今,小玲学院已经举办11期、培训学员424人,遍布全川。
陪伴家人时间少
十多年来,每一年的除夕夜,陈小玲都是在加油站度过的,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她,提到家人,有些泪目。有一次女儿眼睛需要手术,她也没能陪在身边。由于当时陈小玲已经提前定好了出差行程,女儿入院较急,必须立刻手术,左右为难,但最终还是选择工作。2017年10月15日,陈小玲带着无比的牵挂到北京参加党的十九大,此时她的二孩刚刚满月,想起襁褓中哇哇大哭的儿子,她鼻子感到阵阵酸楚,然而看着人民大会堂,她又觉得自己很是自豪。陈小玲说:“奋斗的过程是幸福的,有时候因为工作不能回家,家人便到加油站看我,我生日当天,看见女儿将生日蛋糕放在我办公桌上的那一刻,我觉得很幸福。”
“加油站空间不大,但是舞台很大。”这10多年来,加油站已经成为了陈小玲的家,她有了一种依恋,更有了一段难以抹掉的情结。她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报记者 汪瑶 通讯员 邹照松 魏丽莎)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