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04-28
李庄古镇(翠屏区全媒体宣传中心 供图)
最美人间四月天。4月26日,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市民出游热情高涨,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已迎来节前游客潮。
早上十点不到,来自绵阳的一队游客已经开始游览古镇风光了。“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李庄古镇,这里不仅风景好,还有文化内涵,我以后还要带朋友来。”游客陈数群说,“我们旅游团这次一共有40多人,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
除了受外地游客青睐,李庄古镇也迎来众多本地游客。“我表妹她们从昆明到宜宾来玩,我们一家就带他们到李庄来看看,这里风景和美食都很好,环境卫生也非常好。”游客刘明英说。
为了迎接“五一”旅游小高峰,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李庄古镇景区管理局也做足了准备。“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节日文化旅游氛围,今年李庄古镇将在‘五一’期间举办庆‘五一’李庄文化专场表演活动,同时配套一系列民俗、民乐、书画展演活动。”副局长陈鹏吉介绍,“去年李庄‘五一’期间接待游客6.5万人次,预计今年将突破8万人次。李庄古镇将以更美的环境、更优的服务,喜迎八方宾朋。”
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镇”的李庄古镇备受游客青睐,除了丰厚的建筑文化和抗战文化外,还缘于其特有的“一花二黄三白”美食文化和舞草龙、牛儿灯等民俗文化。
战国时期,一群僰人聚居到距离宜宾东郊19公里的长江南岸,从梁代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设六同郡起,李庄镇至今已有1476年的建置史。
抗战时期,李庄人民以广阔的胸襟发出“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十六字电文。此后,国立中央研究院、国立中央博物院、国立同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等10多家著名高等学府、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内迁李庄达五六年之久。
李庄素有“文化粮仓”的美名,不少大师学者从这里走出去,李济、董作宾、李光涛、李霖灿等一个个名字熠熠生辉,梁思成先生的扛鼎之作《中国建筑史》也是在这里完成。时光回到现在,李庄仍然发挥其文化沃土的作用:《十月》杂志把李庄作为“十月文学奖”永久颁奖基地,四川省作协把李庄作为四川作家创作基地,四川社科院专门成立李庄文化研究所。
李庄的旋螺殿、奎星阁、百鹤祥云窗、九龙石碑更是被梁思成誉为“李庄四绝”。(赵晨希 记者 周瑜原)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