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11-28
有这样一位教师,她以知识为舟,以爱心为帆,默默耕耘在教育沃土已整整二十八个春秋。她用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无数学子的心灵之路,用无私的奉献书写了一部关于爱与责任的篇章。她就是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成绩的优秀教师——林敏。今天,我们一同走进她的心灵世界,感受那份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那份在平凡中铸就的不平凡。
好雨知时 润物无声
受当教师的爷爷、父亲和叔叔的影响,林老师从小在心里播撒了当教师的种子。1996年8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句掷地有声的誓言终于变成了现实。从奇峰镇曹市太和村小到曹市中心小学校,再到现在的泸县二中城东初级中学校,一路艰辛一路欢歌,一路汗水一路芬芳,她用爱心照亮了孩子们前行之路。
走出校门,林老师被分到了老家的村小,当一年级的班主任,包班教学。每日清晨,与她同路的孩子们便如同春日里跃动的音符,蹦蹦跳跳地汇聚到她家,用稚嫩的嗓音招呼:“林老师,早上好!”吃过早饭,林老师就牵起孩子们的小手,共同踏向通往理想的梦幻之旅。沿途野花烂漫,溪水潺潺,她教他们唱歌,给他们讲故事,歌声笑声如清泉般流淌,响彻田野。当最后一抹余晖洒满归途,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跟着她回家,像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分享着的自己的趣事与收获。来到林老师家,她总是像变魔术一样,拿出一些水果、饼干、糖果等,孩子们围坐一圈,品尝着美食,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2005年,林老师接任班主任,她得知班上的小燕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孩子,自幼遭父母抛弃,被一位贫苦但性格暴躁的光棍收养,小小年纪便承受了太多不应有的风霜。她的世界,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阴霾笼罩,笑容成了奢侈品,双眼藏着无尽的忧伤与孤独。林老师经常把她叫到身边,耐心地倾听她的心声,那些生活的艰辛、学习的困惑,以及内心深处未敢言说的渴望,都在她温暖的怀抱中找到了归宿。她不仅教会了小燕如何面对生活的风雨,更教会了她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在逆境中绽放笑容。那些为她精心挑选的衣物,不仅仅是物质的给予,更是心灵的慰藉,而那份来自儿子的分享——甜蜜的水果、可口的零食,更是让这份爱跨越了血缘,成为了最纯粹的亲情。慢慢地,小燕变得开朗活泼了,脸上的阴霾逐渐散去,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班上,她也开始勇敢地迈出步伐,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从教以来,林老师坚持家访,尤其是对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的家访,她给他们买水果和生活、学习用品,和他们聊天,教他们怎样照顾自己,怎样克服困难。有一年端午节,她买了一些粽子给一个家庭贫困的孩子,但忘了买白糖,后来得知孩子家里没有白糖,粽子吃得不太尽兴,她为此自责了很久。
矢志不渝 铁杵成针
每一朵花都有它独特的美丽,它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绽放,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璀璨的星辰,他们拥有无限的可能和潜力。林老师深知,作为教师应该了解并尊重个体差异,以开放、包容和耐心的态度去相信孩子,静待他们的成长与绽放。
二十多年过去了,林老师依然记得在村小的那堂课。那天,她在教孩子们学珠算,她的目光穿过一排排整齐的课桌,最终落在了角落一个腼腆的女孩身上,女孩小脸蛋上写满了对珠算的困惑,手指紧紧缠绕在一起,眼神中闪烁着既渴望又畏惧的光芒,林老师的心瞬间被这份纯真与无助深深触动。当教室里孩子们的笑声与嬉戏声渐渐远去,只留下一片静谧时,林老师轻轻走到那位啜泣的女孩身旁,用柔和而充满鼓励的声音说:“孩子,别怕,我们再来试试。”林老师拿出算盘,她轻轻地握住女生的手,一边教她背口诀,一边教她如何拨动算珠,女生开始时显得有些笨拙,手指在算盘上犹豫不决,但林老师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她的眼神里满是鼓励与期待。经过几天的刻苦练习,女孩终于能熟练地进行珠算了,在班级开展的珠算比赛中,女孩获得了一等奖。看到她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和眼中激动的泪花,林老师紧紧地拥抱了她。
2006年秋,林老师教一年级语文,班上有一个孩子总学不会几个单韵母。于是每天放学后,林老师的办公室就有了两抹身影,她们反复的朗读声虽不嘹亮却穿透了空荡荡的屋子。同事戏谑道:“学不会就算了,何必教得这样辛苦,她未来的路,自有她的风景!”“不,我一定要教会她!起跑线,不应是限制梦想的枷锁,而是每个孩子勇敢出发的起点。我决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在这段旅程中孤单掉队。”林老师平静而又坚定地说。经过连续几周的辅导,孩子终于学会了。14年的小学教学中,林老师的班上没有一个孩子不会正确拼写音节,没有一个孩子语文考试不及格。
焚膏继晷 呕心沥血
在这个被忙碌与名利填满的世界里,林老师以一种超乎常人的“狠心”,书写了一段关于坚韧与奉献的故事。
2000年冬天,她怀孕期间妊娠反应强烈 ,吃不下任何东西,甚至连黄疸都吐出来了。但她坚持白天上班,晚上才去街上的私人诊所输液。每次输完液回家,街上的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隆冬寒气袭人,她和老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漆黑的街道上,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鞋子踩在石板上的“咔嚓咔嚓”声异常清晰、坚定。整个孕期反复呕吐、输液,但她没有请过一次假,没有耽搁过一节课。
2024年中考前夕,她的脚意外骨折了,医生嘱咐她要在家休养,“孩子们还有一个多月就中考了,我怎么能请假呢?我不能丢下学生不管!”于是,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拄着双拐回到学校。家住六楼,学校在三楼,都没有电梯,她的每一步行走都异常艰辛,浑身大汗淋漓,双腿酸软疼痛,几个脚趾肿得像一根根胡萝卜,腋窝被双拐顶得通红,疼痛不已,身体有好几次都差点跌倒,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她尽量憋着不喝水,直到嗓子干得不舒服了才抿一小口。课堂上,课间,她依然保持着往日的热情与专注。孩子们被她感动了,上课也格外认真。有老师看她那么辛苦,主动提出给她代课,帮她分担,但她微笑着拒绝:“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只有我最清楚,没事,我能挺过去的。”她拄着双拐的身影成为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个月时去复查,医生很生气:“你都这样了还去上班?像你这样恐怕四个月都好不了!”但她只是浅浅一笑。15天,255层楼,6300级台阶,还有操场、走廊等地方无法计算步子。她用双拐丈量了学校与家的距离,更是丈量了老师与孩子心灵的距离。
不管是自己生病还是孩子生病,她没有请过一天假,就连父亲手术住院,她也是让堂妹去照顾的。“我放下了世界也放下了自己,唯独偏偏放不下你——那帮孩子”是她真实的写照。林老师用她的“狠心”,向孩子们诠释了何为真正的坚韧与奉献,这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她的学生们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墨香浸透岁月长,粉笔微尘绘栋梁”,二十八载风雨兼程,二十八载春华秋实,林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那是一种超越言语的传递,是心灵与心灵的触碰,是梦想与梦想的共鸣!在这艰辛而绚烂的教育旅程中,她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曾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多篇文章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获县级一、二等奖,参加的市级课题获得市级一等奖。但她说,荣誉不过是旅途中偶遇的繁花,虽美却易逝,唯有这份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厚谊,让她在风雨飘摇中不失方向,在繁华落尽后依然坚守!(文/图 钟远福)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