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2-09-15
今年48岁的张荣祥,是合江县先滩镇中心卫生院发热哨点的一名医生,是内科的主治医生,也是先滩镇第二届人大代表,他用自己的担当、用医者“疫”心,筑牢了先滩镇防疫工作的第一道防线,成为了群众们“疫”靠。
使命召唤,主动请缨到抗疫第一线
2020年新冠疫情到来,先滩卫生院按照防疫需要,专门成立发热哨点处理发热病人的情况,但先滩卫生院人手紧张,需要24小时的值守,一时间没有专门的医生诊治发热病人。
作为内科主治医师的张荣祥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找到院长提出申请加入到发热哨点。卫生院院长任兴远劝张荣祥:“老张啊,你年龄也不小了,我们全镇内科本来就你一个主治医生,你要是再兼任发热门诊的主治医生会特别辛苦的。”
张荣祥为80多岁老年人测量血压
张荣祥很有信心地表示:“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对发热病人的处理有着多年的经验,有信心完成好党交给我们的任务”。
“张医生,这里有个病人发着38度的高烧,快点下来”。卫生院大门值守的护士给张荣祥打电话。接到电话后,张荣祥立马从楼上二楼跑到一楼消毒并穿上防护服,把病人带到负一楼的发热哨点进行诊治。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两年多,一直坚守在发热哨点和内科的岗位上,楼上楼下两处跑。
舍小顾大,为了抗疫这次又“失言了”
“最近学习成绩好些没啊,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不要调皮额”,张荣祥在空闲时间给在合江读书的女儿打电话。
张荣祥妻子有残疾,女儿在合江读书,他一人支撑全家的开销。女儿正读初三,能否考个好的高中,对今后的学习有尤为关键。但就是在这关键时期,每次只能通过电话进行关心。2022年9月初张荣祥女儿给他打电话时感觉很委屈:“爸爸,你好久回家啊,开家长会你也不参加,你说过要回来看我的,你又失言了,好想给你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成绩。”
“你又失言了”,张荣祥听到这句话,心里五味杂陈,但无怨无悔。
张荣祥在定钟寺村核实采样点位上合影
今年以来,合江县疫情严峻复杂,张荣祥毅然舍小家为大家,一直坚守在防疫一线岗位上。虽然老家福宝镇和先滩镇是相邻乡镇,但因为发热哨点就张荣祥一个主治医生,每天都要对病人进行处理并且值班值守,所以今年仅回家过两次,仅在年初回家看望年迈的母亲和亲叔叔过世时回去过。
服务群众,打通核酸采样“最后一公里”
9月9日至11日,先滩镇连续开展了3天的全员核酸检测,由于核酸采样人员不够,张荣祥主动申请到定钟寺村核酸采样点位上进行采样。每天从早上5点过就到点位上进行准备工作,一坐就是一上午。
“哈哈,这不是先滩卫生院的张医生吗,你穿着防护服我都认得出来,你之前好几次来敬老院帮我们义务看病,太感谢你了。”
9月14日早晨6点过,张荣祥穿上防护服到先滩镇敬老院进行核酸采样,敬老院的老人们一眼便认出了张荣祥。
先滩镇之前虽然定点设置了11个核酸采样点位,但是由于很多残疾人、老年人行动不便,不能到点位上进行核酸采样,为打通核酸检测的“最后一公里”,做到应采尽采,张荣祥又加入到了入户核酸采样的工作中。
张荣祥在先滩敬老院为老年人核酸采样
“张医生,快点回来,这里有两个群众说一定要找你看病”。还没做完核酸采样,卫生院护士打来电话。做完入户核酸采样后,张荣祥又立即回到卫生院给群众看病。
扎根基层,20年坚守成群众的信赖
“老辈子,你是哪儿不舒服啊,听的到吗,喂,你有什么地方痛吗?”张荣祥耐心的询问80多岁病人的情况。
平时在为群众看病时张荣祥总是非常有耐心,在询问病情的时候也很细心。凡是来张荣祥这里看过病的人,他都把他们的病历记得很详细,很多病人只要他看一眼,基本上就会开出药方,吃药后病情明显好转,这一干就干了近20年。
基本上每年张荣祥都要到先滩镇敬老院进行义诊,免费帮助老年人们把脉、听诊、测血压、量体温、采血样等,并告诉他们养生的方法。拥有近20年的临床经验,群众们都很信任张荣祥,2021年11月6日,群众们将张荣祥推选为先滩镇第二届人大代表。
张荣祥部分获奖证书
卫生院女性居多,抗疫物资又多又重,每当抗疫物资到后,张荣祥立马变身 “搬运工”,跑到楼下帮助大家搬运物资。卫生院院长任兴远笑道:“你这块砖,不仅把自己到处搬,还在帮别人搬。”
张荣祥兢兢业业的工作和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服务群众得到群众和同事的一致认可,他分别在2015年、2017年、2018年被评为“先进个人”;从2017至2021年连续五年或被评为“优秀医生”或“优秀医师”或“优秀医务工作者”;2019年被合江县卫生健康局授予“筑梦新时代,身边好医护”的荣誉称号。
在抗疫一线,像张荣祥这样的医务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几十年扎根基层,心系百姓,疫情面前,才会毫不退缩、勇担职责,守护一方百姓的生命安全。用实际行动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践行了全心全意守护人民健康的医者初心。(陈瑶)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