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泸州40正当红”干部荣誉退休仪式上,他接受了表彰

人物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07-11

  7月5日,泸州市举行“泸州40正当红”干部荣誉退休仪式,为今年刚刚退休的40名退休干部代表举办了一场难忘而特殊的退休仪式。

  其中,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三级教授魏继承作为驻泸单位退休干部代表上台接受表彰,同时,他通过自述的方式,回顾了奋斗历程,分享了感人事迹。

表彰1.jpg

  一起来品读他的麻醉生涯……

  他的麻醉生涯,40年,麻醉专业的“华丽”变身

  魏继承,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一名麻醉医生。在他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正好是泸州市正式设为省辖地级市。如今,40年过去了,泸州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起点低、起步晚,落后、贫穷、无名的西部小城,他也已经如期退休。

表彰2.jpg

1982年麻醉组(三排左一为魏继承)

  关于他麻醉人生的自述,还要从这难得的一张老照片说起。这张照片拍摄于1982年,是他工作早期能找到的唯一一张照片,记录了他40年职业生涯的开始。40年来,他不仅见证和亲历了麻醉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进步,还从一名青涩的医学生成长为麻醉医学专家。

  进入附属医院后,他被分配到外科麻醉组工作,这和他立志成为心内科医生的梦想相去甚远,加之对麻醉几乎一无所知,这让他既郁闷又惶恐了好长时间。当时的麻醉连“豆芽科”都算不上,麻醉组的医生很少。由于很多人认为搞麻醉默默无闻,没有前途,所以前几届毕业生“走马灯”一般来了走、走了来,有的选择离开了泸州,有的要求更换了专业,很难留住人,没人愿意搞麻醉。

表彰3.jpg

  当时麻醉组能称之为设备的就只有不多的简易麻醉装置,以及听诊器和老式血压计。麻醉药物种类也非常少,品种单一、老旧,临床用药的选择很受限。由于各种条件所限,麻醉工作不仅非常辛苦,而且风险极高。一些稍大型的手术,往往从早上做到晚上,要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及麻醉的情况,全靠用眼看、用手摸、用耳听。尤其是做全身麻醉时,全程必须靠双手不停地以每分钟10~12次的频率挤压“皮球”(呼吸囊)来维持患者的呼吸和供氧,一天下来,疲惫不堪、腰酸背痛。

  那时手术室没有空调,三伏天里做手术,只能用风扇,最好的方法就是放上一块冰砖来降温。即便如此,封闭的手术室空气对流差,仍然像个大蒸笼,医护人员中暑晕倒是常事;到了冬天,手术室冷如冰窖,靠烧火盆(后来的天然气火头)取暖,既污染环境又很危险。

  1984年,附属医院麻醉科成立,这对麻醉专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1992年,一个意外的机会让他加入了援外医疗队,2年的援外医疗工作让我开阔了视野,得到很好的锻炼。1999年,又考取奖学金公派到日本研修,让我有机会学习了很多先进的医疗技术,大大提升了他的临床和科研能力。

表彰4.jpg

表彰5.jpg

  留学回国后不久,科室就迎来大考:2004年,他与同事们成功实施了全省首例连体婴儿分离手术的麻醉。此次手术中,麻醉科不仅没有“拖后腿”,还立下了很大功劳。更重要的是,这标志着医院各学科临床诊疗水平及综合实力已经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同时也是泸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麻醉专业才起步,90年代艰难前行,那么进入新世纪后,麻醉科才真正进入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历经几代科主任的领导和团队的努力,随着现代化手术中心的启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及新药、材的引进如雨后春笋,科室医疗条件及医疗水平日新月异,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吸引了一批批硕士、博士毕业生争先加入麻醉科。随着人才的聚集和团队的不断壮大,医、教、研不断跃上新台阶。如今,科室有医、护及科研人员近百人,每年完成各类手术和诊疗检查的麻醉超过7万例次。

  作为泸州的一分子,泸州的医疗工作者,特别是自从担任泸州市临床麻醉质控中心业务主任的十几年里,他经常到各级医疗机构开展麻醉质控工作,有很多机会看到、感受到泸州医疗资源的富集以及医疗政策的惠民力度。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近年来,泸州医改先后推出了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建档立卡、医保报销等惠民便民措施,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红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县区、乡镇,通过分级诊疗、远程医疗、双向转诊等模式,大大缩小了泸州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差距;应对各种卫生应急处置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诠释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与大震巨灾卫生救援中。

  今年2月,退休后他被医院、科室返聘,尽管早已将所有行政、学术任职的担子交给年轻有为的同事,但他还是难以割舍与泸州、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医院麻醉科的情感,愿继续将几十年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传授下去。

表彰6.jpg

  40年的点点滴滴,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成长,更反映了国家与泸州的发展。作为亲历了泸州市全面发展进步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将退休不离岗,继续为大众健康和泸州市加速建设区域医药、健康中心贡献绵薄之力。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