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泸州两项改革“后半篇”| 从“有书读”到“读好书”的嬗变

头条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1-09-29

      9月28日,《泸州日报》《川江都市报》分别在显著位置刊载了题为《从“有书读”到“读好书”的嬗变》和《“一就近四集中”  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讲述了泸州市实施校点布局优化等八大工程,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

泸州两项改革“后半篇”| 从“有书读”到“读好书”的嬗变(图1)

《泸州日报》2021年9月28日头版头条

泸州两项改革“后半篇”| 从“有书读”到“读好书”的嬗变(图2)

《川江都市报》2021年9月28日第二版专题

      全文如下:   

      从叙永县摩尼镇簸箩村四组到镇上需乘车半小时,自从摩尼中学新建了寄宿制校舍,就读初三的王雨蒙再也不用早上6点起床,再不用担心迟到、不用冒着风雨赶路上学。上学路,从此改变。

泸州两项改革“后半篇”| 从“有书读”到“读好书”的嬗变(图3)

叙永县摩尼中学初中部教学楼

      纳溪区大渡口镇中心校内,完备的多功能教室,为孩子们提供了优质教学空间。校内拥有数万册藏书、700多平方米的图书室,与纳溪区图书馆合作进行图书“漂流”,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徜徉在书海中。读书梦,从此不同。

      自泸州市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开展以来,无论是寄宿制学校的增设、校园环境的优化、师资力量的提升,还是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泸州基础教育出现了崭新的变化,为“有书读”到“读好书”的转变开辟了新路径。

办好寄宿制学校    让学生们读书更加安心

      “在家里住,叠被子收拾书包都是爸妈管。来学校住后,老师教我们每天早起后把被子叠整齐,洗漱用品摆放好。妈妈来看我,说我比以前懂事了。”

泸州两项改革“后半篇”| 从“有书读”到“读好书”的嬗变(图4)

学生在宿舍整理内务

      9月22日中午,纳溪区护国小学6年级6班的曾佳冉准备到新建的学校食堂吃饭,从教室走过去1分钟不到。她说,每天下午自习后回寝室,很近;除了正常上课,一天中剩下了很多时间,可以用来读课外书和运动,感觉很充实。换作以前,曾佳冉从高桥村5组的家里到村小上学,要早起不说,还要担心迟到,经常途中边跑边吃早餐。曾佳冉的母亲刘显会说,“撤并校点”后,孩子从村小改到镇上上学,她一开始有些担心,认为离开自己身边,孩子会很不适应。当来到学校,看见优美的校园环境、整洁的宿舍、营养丰富的餐点和孩子增强了独立性、自律性,刘显会心中的担忧没有了。

      今年,跟曾佳冉一样,很多村小的孩子都到了镇街的寄宿制学校就读,父母都在外务工的孩子在学校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享受到了公平优质的教育。近年来,为解决村级校点撤并后,留守儿童“就学距离远、安全隐患大、学习效果差”等问题,全市已升级提质寄宿制学校14所、改扩建19所、新建14所。

泸州两项改革“后半篇”| 从“有书读”到“读好书”的嬗变(图5)

纳溪区护国镇中心小学

科学布局校点    让学校设置更加合理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适龄儿童少年向城镇集中,“城挤、乡弱、村空”现象比较突出。为此,市教育体育局提出了幼儿园就近就便、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城镇或片区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资源向寄宿制学校集中的“一就近四集中”思路,实施校点布局优化等八大工程,从根本上解决“进城入学难”、校舍“闲”的问题。

      “在小区门口就能读到公办幼儿园,既减轻了经济负担,又方便了接送孩子。”今年刚将孩子送到康城路幼儿园就读的学生家长周静点赞道。“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是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泸州通过公办幼儿园建设、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等措施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近年来,泸州相继投入使用29所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52.57%,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4.38%。

泸州两项改革“后半篇”| 从“有书读”到“读好书”的嬗变(图6)

古蔺县金兰高中学生在上课

      “去年,金兰高中建成投用后,我县取消了白沙中学和皇华中学两所乡镇中学的高一年级新生招生资格。”古蔺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罗富华介绍,目前该县形成了古蔺中学、蔺阳中学、金兰高中三所普通高中学校良性的竞争态势,促进全县教育水平不断提升。金兰高中校长扶军介绍,学校目前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共有56个教学班,教师196人,学生3128人。预计学校全部建成后,办学规模将增加至90个班。学校各种教学设备设施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周末,学校同时开设38门社团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据悉,近年来,泸州新建龙马高中等普通高中学校3所,泸州高中附属学校等义务教育学校2所。在大渡口镇中心小学搬迁后,原校舍正在紧张的施工中。校舍内,教室配备了独立休息室,划分了多种教学功能区,纳溪区政府拟投资570万元将其改建为大渡口镇中心幼儿园。这样既盘活了资产,又使闲置校舍得以充分利用。

      在村级校点的撤并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闲置校舍,实现价值最大化,也是校点布局优化改革的一大亮点。截至目前,泸州已转化幼儿园、劳动实践基地、教师周转宿舍等15所。

泸州两项改革“后半篇”| 从“有书读”到“读好书”的嬗变(图7)

古蔺县东区实验学校运动场及教学楼

均衡教师资源    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

      在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均衡教师资源、提升教学质量也是改革推进的重点。泸州创新实施公费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深化“县管校聘”改革,以及推进各校智慧课堂、同步课堂建设,让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万老师会一直在学校教书吗?孩子很喜欢她。”听到家长们这样问校长,古蔺县二郎镇勤俭小学一年级教师万琴心里很是感动。

       在泸州创新实施的公费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中,万琴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后来到二郎镇勤俭小学任教。该小学因地处偏远的高山,一个班只有19名学生。万琴包班教学,又当班主任,又当家长。她的付出,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肯定。

      据了解,从2016年起的4年中,泸州公费定向培养乡村教师960名,2020年、2021年公费定向培养乡村幼儿园教师40名。一批专业水平高、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乡村小学、幼儿园教师来到乡村学校的课堂。

      学生离不开好老师,如何让教育资源均衡,各校都在积极探索新办法新思路。

      在古蔺县第二小学的音乐课堂上,老师通过“智慧课堂”的视频直播同步教学,远在数公里外的金兰街道杨柳小学的学生们,可以跟随着直播画面上老师的拍子一起合唱。学生用话筒连线提问,老师及时解答。

泸州两项改革“后半篇”| 从“有书读”到“读好书”的嬗变(图8)

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上与叶伟静老师互动

      同样是音乐课,古蔺东区实验学校一年级新生的音乐老师来自浙江。该校通过东西部协作,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城东实验小学请来叶伟静老师进行教学交流,为学校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优质的教学,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踊跃提问,学习兴趣高涨。

      智慧课堂、同步课堂在泸州的深化运用,促进了古蔺县等区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对开展教育扶贫、决战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作用。2016年底,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暨88个贫困县教育信息化推动精准扶贫现场会在纳溪区召开;今年,古蔺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单位,其经验受到广泛关注。

启动集团化办学改革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今年3月,泸州高中与江阳区教育体育局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以“义务教育,服务民生;塑造品牌,示范引领”为宗旨,合作开办泸州高中附属学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全市越来越多的学校自我优化,开启了强强联手、强校带新校帮弱校的“抱团”发展模式,按照“试点先行、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全面推开”的思路,扩增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整体提升全市教育发展水平。

      目前,江阳区成立“梓橦路学校”“泸州七中”“泸师附小”3个教育集团,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和市属学校每年选派20名中层及以上优秀管理干部对口支教叙永县、古蔺县,泸州高中、泸州二中等一批优质学校与叙永一中、古蔺高中、蔺阳中学等强强联手,市内66所城区优质学校与115所薄弱学校、边远农村学校建立“一对一”联盟。

泸州两项改革“后半篇”| 从“有书读”到“读好书”的嬗变(图9)

学生们排队取餐

      此外,通过教育改革激发中小学校办学活力,龙马潭区依托龙马高中开展“两自一包”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泸县学区制管理、纳溪区校长职级制改革有序推进,泸州高中、泸县二中等省级示范学校正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和内涵建设,示范带动纳溪中学、蔺阳中学等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综合效益。坚持五育并举,积极举办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活动,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实践活动,纳溪区成功创建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为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泸州将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作为‘十四五’基础教育发展的奠基工程来予以谋划和推进,持续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月桂介绍,到2025年,全市拟调整中小学(幼儿园)共30所,教学点170余个,力争创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50所以上,省级义务教育办学管理标准学校50所以上,省级引领性示范普通高中和省级特色办学普通高中10所以上。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更多的新学校、好老师将出现在学生、家长面前。不断整合的教学资源,推动着全市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发展。(来源:泸州教育体育综合泸州发布、泸州日报、川江都市报)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