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0-11-28
11月27日上午,泸州市2020年天然水域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在江阳区邻玉街道长江河道边举行。
本次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达氏鲟1420尾,经济物种厚颌鲂72000余尾、中华倒刺鲃73000余尾。增殖放流全程由公证单位进行现场监督。
达氏鲟,又名长江鲟,淡水定居性鱼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当前,长江鲟已成为长江鱼类资源保护的旗舰物种之一,其物种保护工作也已成为长江生态系统修复、共抓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工作。
今年10月,相关科研单位在赤水河合江段开展渔业资源监测时,两次捕获达氏鲟合计140余尾,说明通过近年的增殖放流活动以及禁捕政策的实施,达氏鲟种群数量已经得到一定恢复,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
活动现场,对生态环境损害(邓某某、徐某某、秦某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赔偿所购买的长江鲟鱼苗也进行了增殖放流。
泸州市农业农村局、泸州市检察院、江阳区农业农村局,苗种供应单位、新闻媒体、市民群众共计50余人参加活动。
(来源:泸州农业)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