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王小刚:泸州农村电工的“土专家”

图说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1-03-26

  每天从早晨七点开始,泸州市泸川供电分公司城区供电服务分中心职工、装表接电高级技师王小刚就从系统中提取采集和线损异常数据,分析并到现场处理,确保采集和线损指标合格。

  王小刚目前主要负责台区线损和采集工作。城区供电服务分中心现有公用变压器310台,低压用户54469户,面对这一组大数据,并且点多面广,千丝万缕,为此,王小刚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王小刚:泸州农村电工的“土专家”(图1)

  城区供电服务分中心台区线损达标率最低时为74.215%,通过王小刚不懈努力于2020年12月提升到卓越指标98.59%。每年可降低损耗电量150万干瓦时,为企业增效 近六十万元以上。王小刚所在供电所被泸州市供电公司评为营销安全生产先进班组。

  能够成为供电行业的行家里手,王小刚靠的是自己的努力。1989年参加工作,王小刚成为了一名农电员工。“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是最锤炼人的好地方。为了做好本职工作,1994年,王小刚报考了泸州水电校就读书学习,把自己变成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电力员工。中专毕业后,王小刚并没有止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获得了函授大专文凭。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业内为数不多的高级技师。

  只要在互联网上输入农村电工王小刚等7个字,马上就会有相关的论文跃然眼前。

王小刚:泸州农村电工的“土专家”(图2)

王小刚:泸州农村电工的“土专家”(图3)

王小刚:泸州农村电工的“土专家”(图4)

  在王小刚的案头,摆满了《农村电工》。《农村电工》2021年第二期发表了王小刚的作品《变压器台区负损的治理案例》。“现年写得少了,2015年,我一年曾发表了7篇文章。”王小刚说。他的写作灵感,全部来自工作。

  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面对遇到的采集和线损问题,从发现故障到处理故障,到最终解决,是一个十分复杂和繁锁的过程,并且相当枯燥无味,为杜绝这个问题,王小刚便蒙生了把遇到的技术性问题从整理、收集、并写出来发表在《农村电工》期刊上的想法,每当看到有自己付出心血的文章发表,心理便感到欣慰。

  王小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结合实际故障处理经验,十多年来,王小刚在《农村电工》期刊上发表技术性文章36篇,2019年1月被《农村电工》期刊评为二0一八年度优秀作者。

  供电企业,降损就是效益。泸县是个农业大县,农村地区线长、面广,降低线损不下一番苦功,难以收到良好效果。

  2009年,王小刚在《农村电工》上发表了《浅析降低农村变压器台区线损率措施》一篇文章,认真分析了农村台区线损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有力提高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提升了农村台区线管理水平,杜绝了农村的一些偷漏电现象发生,大力宣传了供电企业对农村电力设备设施的管理力度,保障了农村安全用电的良好秩序。

  2018年,王小刚在《农村电工》发表了《充分利用“互联网+”确保电价下发成功》这篇文章,介绍了国网泸川供电公司针对电价调价,采取“互联网+精确营销”理念,充分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下发模式,确保精确营销的有效开展,杜绝电价调价下发不成功或滞后造成用电客户投诉的营销风险,确保电价下发全部成功。充分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下发,减少了原来由到现场用掌机修改电价的人力、物力,提高了下发的成功率,有力解决了下发不及时造成用电客户投诉的风险,从而给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营效益,并向广大客户充分展示“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

  王小刚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丝不苟,认真仔细对待自己从事的计量采集、台区线损治理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绩。2012年5月荣获公司十佳员工,2013年1月荣获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2014年5月,荣获泸州市劳动竞赛大赛农网营销第五名,2016年1月荣获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供电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周凤丹 曾佐然)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