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1-09-29
9月28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召开。
在现场,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正式公布并授牌,泸州市江阳区委书记杨长缨上台接牌。
江阳区成为泸州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县区!
话不多说,先来做个“自我介绍”吧!
“酒”负盛名, 泸州因酒出名, 江阳因酒靓丽。
围绕“打造世界白酒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定位,江阳区全方位统筹,充分利用全国重点保护文物“1573国宝窖池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等酒文化主题资源,打造体系化旅游产品。
风过泸州带酒香,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连续举办16届,会址永久落户江阳。
“让世界品味中国”“1573”国际网球公开赛、国际马拉松赛等精彩纷呈的酒文化主题旅游活动,连年在江阳举办。
年产白酒千吨、神秘藏酒洞、“天眼”景观,江阳区成功打造沈子国酒庄3A级景区。
生肖酒、酒心糖等27个酒类商品,在省级以上各类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荣获大奖。
值得一提的,还有投资320亿元的“中国酒城•长江生态旅游带项目”中,“千古酒城项目”将对国窖广场周边进行文化提升,进一步发掘泸酒文化品位,以酒文化传承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全域大美
小处小美,全域大美。
江阳区全域推进“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暨天府旅游名县”创建,着力构建“一核两带三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逐步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全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这里有“中国北回归线以北最大最古老的桂圆林”—张坝桂圆林,是泸州人的“天然氧吧”。
“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董允坝,从田园变景区,悠然品味农家生活之韵。
“川南名刹”—方山,在悠悠岁月中叙说着四十八座寺的故事。
江阳区吸引投资500亿元,推进泸州美食文旅街等17个重大项目建设,“全域旅游十大提升行动”梳理补齐了100余个创建短板。
打造乾坤酒堡工业DIY体验示范基地、1965茜草工业记忆博物馆,建成泸州老窖旅游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省级科技旅游示范基地。
大力发展观光旅游、特色住宿、生态农庄等农旅产业,构建了张坝—罗湾—弥陀沿江晚熟桂圆和沿沱江蔬果采摘、环方山休闲等农业融合示范带。
泸顺起义纪念馆、况场朱德旧居陈列馆、1965茜草工业记忆博物馆等红色记忆之旅线路,经典诵读、党史学习、重温誓词,红透了半边天。
城西、白塔、城南三大商圈拓宽旅游辐射范围,佳乐金街、天远广场等特色文旅街区彻底引爆了江阳的夜经济。
非遗韵味
有文化就有风景,有韵味才有魅力。
细数江阳辖区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7项,众多的非遗用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暨天府旅游名县”创建站台。
“泸州老窖酒道盛世和平,天朗气清,一壶老窖,两三知己。”泸州老窖旅游景区的“双国宝”资源吸引着外来游客探索浩瀚酒史文化,酒道表演让游客不仅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更能领略中华酒文化的无限魅力。
“中国伞工艺的活化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牵手成龙亮相“亚洲文化嘉年华”;非遗传承人毕六福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获评“伞王”,荣获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提名。
“董允坝•伞乡”集文化体验、生态农业观光和休闲娱乐为一体,油纸伞文化园成为省级重点文化旅游项目。
旧调新声,悠游“泸州河”。江阳区让非遗文化“接地气”,“醉美泸州•百姓舞台”系列文化活动让“泸州河”“蓝田花船”等一大批非遗项目,把传统的经典戏曲送入景区、送到小区。
非遗文化活起来、靓起来,江阳区非遗研学基地吸引了八方来客。截至8月底,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1.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5.83%。接待游客698.87万人,同比增长108.95%。
等你来访,醉游江阳!(来源:江阳发布 文丨张红 图丨刘学懿、钟鸣、周永叙等)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