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省时省力,泸县56万亩水稻机收全面展开!

图说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2-08-03

  时值盛夏,骄阳似火,泸县56万亩水稻已进入成熟期。

  8月3日,泸县方洞镇三界村种粮大户刘道国的稻田里一片丰收景象,沉甸甸的稻穗充满着成熟的喜悦,宛如金色的海洋。三台收割机正穿梭在田间作业,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收割水稻。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

机收水稻(曾佐然摄).jpg

  “我今年种了3000亩水稻,从8月初开始进入大面积收割,现在每天有三台收割机在作业,目前请人机收是80块钱一亩,人工收割投500块钱一亩,机收跟人工比起来,一亩节约400多块钱。机收比人工收要划算得多,既节约成本,又提高效率,有助于我们开展规模化经营。”

机收水稻现场(曾佐然摄).jpg

  说话期间,两台收割机驶上马路,将稻谷传输至货车上,金黄色的谷粒如飞瀑一般泻在车库里。

  刘道国说,他的3000亩水稻通过宜机化改造,已完全实现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改造后的田块每亩还可增加综合效益500元以上。

  “近段时间泸县有近1200多台机械正全力投入水稻收割会战,预计未来20天左右时间,我县将基本完成56万亩水稻收割任务。”泸县农业农村局土肥与农机服务股股长颜波介绍。

泸县机收水稻(曾佐然摄).jpg

  近年来,泸县大力开展宜机化改造,改造良田,推动小地块向宜机化转变。通过大力实施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项目建设,整合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对呈“小、散、陡”特点的耕地,进行小并大、陡变平等宜机化改造,建成“田相连、渠成网、路相通”的三网配套耕地66.57万亩。

输送稻谷(曾佐然摄).jpg

  “泸县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大力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粮食主产区已基本实现了水稻种植耕种防收等环节的全程机械化,全县水稻机收水平已达85%以上,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与过去人工相比,亩均节约成本600元以上。”泸县农业农村局土肥与农机服务股股长颜波说。

  泸县是国家级产粮大县,为应对农村劳动力流失“无人种田”、小农户种植成本高、品质难保证等实际,强化惠农政策,推动粮食生产向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泸县把农机化教育培训列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要内容,同时制定农机购置地方累加补贴政策,按不超过中央补贴额度的20%累加补贴,对主要农作物的机耕、机播等环节进行综合奖补,引导农户和农机合作社推广使用农机具,提高农机使用普及率。1至7月,全县累计补贴机具5712台,补贴资金304.3299万元,受益农户4417户,农机装备总量达22万台。(余翔 曾佐然)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