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泸州唯一的皇家寺庙

图说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2-11-12

在泸州市合江县龙挂山麓有一座古刹,因清朝同治年间奏请皇上颁赐《龙藏经》一部、法王寺方丈得到代慈禧太后修行的恩遇,成为川南黔北的十方丛林,这就是泸州唯一的皇家寺庙——法王寺。

1668227667451.jpg

法王寺全景图

法王寺始建于唐代中期,多次毁于兵火,现存建筑多为清代建造。占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800平方米,全寺建筑分山门、关圣殿、万寿亭、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厢房、禅院和观音堂等10余个院落。图片

nEO_IMG_2.jpg

法王寺山门

福地龙凤呈祥

法王寺位于凤凰山,凤凰山因山形似展翅的凤凰而得名,而凤凰顶所在的山脉叫龙挂山。从空中俯瞰,龙挂山犹如一条巨龙横空出世,凤凰则腾飞于龙背之上,迎着初升的朝阳,向东而鸣,可谓是龙凤呈祥的福地胜景。这凤上龙下的景象,与慈禧太后的权势正相呼应,成为法王寺方丈得以代慈禧太后修行的重要原因。    图片nEO_IMG_3.jpg

龙挂山鸟瞰图

缘起皇家寺庙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法王寺第七代祖师果山和尚派其师弟进京奏请皇帝恩准,颁赐刷印北京柏林寺《龙藏经》一部,令法王寺“永远供奉,以光佛法”。慈禧太后赐法王寺为十方丛林,谕其开期传戒,亲赐“法王禅寺”牌匾一块(1947年火灾焚毁)及半副銮仪护送经书回寺,并恩准法王寺方丈代慈禧太后修行。

nEO_IMG_4.jpg

法王寺“十方丛林”清代匾额 

为报达“皇恩浩荡”,法王寺历经十余年,建万寿亭、修藏经楼,以供奉圣旨銮仪、收藏经书。

万寿亭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89年),原楼厅上供奉有透雕盘龙木牌位(现藏于合江县博物馆)。明间室内正中立“法王寺纪恩碑”,碑高3.4米,宽1.45米,厚0.25米,重约12吨。碑额刻“圣旨”二字,碑记内容为当时纸本圣旨,记载了皇家寺庙的历史。

nEO_IMG_微信图片_20221112115508.jpg

法王寺清代建筑万寿亭

nEO_IMG_6.jpg

法王寺清透雕盘龙木牌  合江县博物馆藏

nEO_IMG_7.jpg

法王寺纪恩碑

藏经楼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原藏《龙藏经》一部,存放于12个柜中。柜为双扇门立柜,上书“钦赐龙藏”,刻绘五爪龙祥云图。经书现存4284册,为国家三级文物,藏于合江县博物馆。

nEO_IMG_8.jpg

法王寺钦赐《龙藏经》藏经柜

nEO_IMG_9.jpg

国家三级文物《龙藏经》 合江县博物馆藏

石工天下第一寺

法王寺是中国唯一以丹霞红石支撑主体为建筑特色的寺庙,整个寺庙由600多根红色石柱托起。现存最老最高最重的石柱在万寿亭,高达12米,直径0.6米,重约14吨。厅堂院坝通以红色石板镶嵌,柱础回廊皆用红石镌刻。法王寺建筑群工程浩大、结构完整、造型雄伟、雕刻精堪,堪称川南宗教建筑经典之作,素有“天下石工第一寺”之美誉。

00.jpg

万寿亭最老最高最重的石柱 李贵平摄

nEO_IMG_11.jpg

法王寺红石柱

法王寺,这颗镶嵌在凤凰背上的明珠,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代,从深山古刹到皇家寺庙,千余年来香火不断。

图片nEO_IMG_12.jpg

祈福之光——法王寺庙会

虽然“皇家寺庙”的殊荣已渐行渐远,但今天的法王寺依然是一个安定心灵的好去处。远离城市的喧嚣,来一场心无杂念的禅意之旅,去听听晨钟暮鼓、梵音绕梁,去看看青灯古佛、树影婆娑,去禅悟人生、净化心灵,这样的时光,您值得拥有!

(来源:文旅泸州)

编辑:邱果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