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09-03
三元塔、太白楼、牌坊、东林寺石刻、张大千泼彩,剪纸、扎染、油画、国画、水彩画……60余件包含传统文化、当代艺术与内江本土元素的艺术作品,于近日亮相内江市东兴区西林古渡,别具一格的布展方式为内江的本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近日,“西林觅渡•沱江迷津”艺术实践活动主题展在内江市东兴区西林古渡展出。
▲展览前言
凉风习习,碧波荡漾。近日,记者在西林古渡看到,江岸石壁上悬挂的各种题材的剪纸、油画、国画、水彩画等作品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观赏、拍照打卡。“这个展览好新颖!好多画作都能引起共鸣,三元塔、太白楼等都是小时候的记忆,临江展览很好地展现了内江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市民陶怡与朋友一起观赏完岸边的展览,又兴致勃勃地登上渡船,欣赏用扎染、灯笼等装饰的渡船和沱江秀丽的风景。
▲活动发起人郑淏文在向参观者介绍展览作品
“西林古渡历来是连接沱江两岸、内江市两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沟通着沱江的历史与当下。我们选择于此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是希望通过公共艺术的开放形式,将其转化为城市的‘艺术样板间’,向公众讲述一部连接两区的文化故事。”活动发起人之一、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研究生郑淏文介绍,该活动是艺术集装箱团体活动习俗生成计划的第三期,第一期为市中区大梯巷处的艺术活动“新衣夜行”,第二期为大洲广场的“新卯藏亭”。团队期冀通过艺术实践,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融入当代新创意,为本地增添“新”习俗。
▲展览现场
▲参观者在展览作品前留影
据了解,此次艺术实践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ART CONTAINER(艺术集装箱)团体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内江师范学院、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部分学生组织开展,活动得到东兴区西林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
▲展览现场
作为艺术集装箱团体习俗生成计划的第三期,该活动邀请了福建中烟技术中心李巧灵博士、内江市东兴初级中学校美术教师李有生共同参与艺术创作,与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作品共同展示,将艺术、民俗、民生与地方文旅相融合,以创意方式转译地方文化,营造故事发生场所,“唤醒”城市记忆,传承非遗技艺,为繁荣“大千文化”注入新活力。
▲市民在观看展览
▲展览的年画
此次艺术实践活动以“西林觅渡·沱江迷津”为双主题,共展出剪纸、油画、国画、水彩画、扎染等艺术作品60余件,内容既有《许仕林祭塔》《牛郎织女鹊桥会》《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等传统文化元素,还有三元塔、太白楼、牌坊、东林寺石刻、张大千泼彩等内江本土元素。
▲展览的水彩画
▲展览的民间艺术作品
据悉,此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9月上旬,活动结束后,展出的作品将转入古渡所在地归属的西林街道,进一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渡船上装饰的扎染
▲展览的油画
▲展览的年画
▲展览的油画
▲展览的作品
▲夜晚的展览现场
▲月色下的西林古渡
(来源:i 内江)
编辑:邱果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