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做了77年夫妻,合江的“他+她”已经200岁了

万象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1-07

  人物档案

  胡振国 今年105岁

  爱好:一是饮酒,不过2023年患上十二指肠溃疡之后就戒了;二是爱摘抄报纸杂志上的文章,主要是养生方面的知识,但自己不照着“执行”,说是留给儿孙的“传家宝”。

  刘淑琼 今年95岁

  爱好:打“大贰”。虽然脑筋有时候有点糊涂了,但只要坐到牌桌前就像换了一个人,精神矍铄、思路清晰,牌技胜过不少年轻人。

1.jpg

2.jpg

二人在1948年拍的结婚照

  一月里的暖阳,让人感到分外舒适。

  泸州市合江县符阳街道丁家巷,一处居民楼下的院坝内很是热闹,数十位退休老人将10多张四方桌围满,凑近看过去,各种棋牌游戏“激战正酣”。

  “大柒,割了(合江方言,意为胡牌)!”随着声音寻去,只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婆婆将手中的大贰牌提了几下,然后气定神闲地摊放在桌子上。三位牌搭子看过去,果然是“割了”。

  这位老人名叫刘淑琼,1930年出生,今年95岁。而她的老伴胡振国1920年出生,今年105岁,老两口年龄相加刚好200岁。

3.jpg

老两口翻看“养生秘笈”

先后创造生命奇迹,夫妻携手迎来“200岁”

  下午4点半,三圈(60盘)大贰游戏结束,大女儿胡志超准时来茶馆接刘淑琼回家。“老母亲至今不用手机,打大贰是她唯一的爱好。最近两年她腿脚差些了,我每天都要来接送她。”

  从丁家巷出来,跟随母女二人的脚步,约十分钟后,就来到刘淑琼老人家里。此时,屋里的胡振国老人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见家里来了客人,脸上绽放开笑容。

  “我父亲听力不行,必须要扯起嗓子在他耳边喊。最近一两年他也不怎么出门,人‘萎’了不少,不过血脂、血压、血糖都正常,身体也没什么大毛病。”胡志超说。

  看上去,胡振国老人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他的子女们也说,完全不像是105岁的高龄老人。

  “父母在饮食上特别有规律,每天两顿饭,9点过吃早餐,主要是鸡蛋牛奶;下午5点左右吃晚餐,之前是吃抄手,现在吃腻了,我们又换点新花样。”胡志超关切地望向父母,娓娓道来。

  胡志超说,父母能活到现在并不容易,他们都是创造了奇迹后,才迎来的“200岁”。

  2023年,刘淑琼老人不慎跌倒引发股骨头骨折。对于许多高龄老人而言,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致残率、致死率非常高。让人欣慰的是,在经历了人工假体置换手术后,刘淑琼第3天就能完成站立,7天后就在旁人的搀扶下行走,其康复速度之快,连“见多不怪”的医生都惊呼奇迹。

  而胡振国老人遭遇的病情则更加凶险。

  去年7月,胡振国突然开始吐血,连续三天没有进食。老人毕竟已经104岁高龄,当时家人都做好了心理准备。不可思议的是,老人在家里昏昏沉沉睡了几天后,身体竟然慢慢康复了。

  胡志超介绍,母亲年轻时身体并不好,甚至还是“药罐子”,不仅有胃溃疡的老毛病,还患过肺结核,经常跑去医院治疗;父亲身体一直很好,到了90多岁高龄,还一个人出门找朋友喝酒、喝茶。

  “2023年9月,父亲犯胃疼到医院检查,结果为十二指肠溃疡。记得当时他还说,一个人住一间(病房),住院还多安逸的,把医生、护士都逗笑了。”在胡志超的记忆里,这是父亲胡振国一生中唯一一次住院经历。

扎根农村教育29年,牵手相伴走过77载

  胡振国、刘淑琼夫妇二人的爱情故事,要追溯到上个世纪40年代。

  解放前,胡振国在重庆念完中学后回到老家合江,成为一名私塾先生。1948年,他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刘淑琼结为伉俪。巧合的是,刘淑琼就曾在胡振国所办的私塾里念过书。

  1949年,夫妻二人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大女儿胡志超。1950年,夫妇二人双双成为原合江县先滩区顺江公社的人民教师。胡振国在太公村小学任教,刘淑琼在完小任教。

  “解放初期,合江当地的土匪还比较猖獗,经常进村抢粮。”刘淑琼老人回忆说,当时老师除了教书,还要尽全力保护好学生的安全,经常与土匪斗智斗勇。“许多男教师上课时,讲台旁边往往还竖立着一支步枪。”

  夫妻二人共生育两儿两女,除二儿子8岁夭折,其余子女均顺利长大。

  在三儿子胡志勇看来,全靠母亲的勤俭持家和精打细算,才让全家人度过了缺吃少穿的困难年代。

  “兄弟姊妹四个,再加上外婆和舅舅,父母的工资要养活全家8口,很不容易。”自胡志勇记事起,父亲每月将工资全部“上交”,操持生活的母亲则时常一脸愁容。不过,尽管日子过得艰难,兄弟姊妹也没有光着脚上学的经历,“这在当年的农村还是相当罕见的。”

  “有一年,我评上了公社的优秀教师,奖励了一碗米饭。我舍不得吃,用帕子包好带回来给你们外婆吃。”听儿子提到当年的日子,刘淑琼老人顿时来了精神,忍不住插了一句。

  虽在同一个公社任教,两所小学距离不到两里路,但在早些年,夫妻二人平时住在各自任教的学校里,要见上一面并不容易。因为除了要为孩子上课,还要为大人上课,如兼任农村夜校老师、扫盲培训班老师等。

  “早年教过的学生,现在年龄小的都有70多岁了,年龄大的超过90岁。”自1950年任教至1979年退休,胡振国、刘淑琼夫妇扎根农村教育29年。后来,大女儿胡志超、三儿子胡志勇也相继走上了教育岗位。

丈夫爱“抄报”,妻子喜打牌,不同爱好相同心态

  退休之后,胡振国老人有两大爱好:一是饮酒,二是摘抄报纸杂志上的文章。

  胡志超介绍,父亲90多岁高龄时,还经常一个人跑出去喝酒,偶尔一顿能喝掉半斤白酒。“1979年退休后,我父亲先后‘喝走’了四批老年酒友,如今只剩他一人还健在。直到2023年患上十二指肠溃疡之后,他才开始戒酒。”

  摘抄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则是胡振国坚持得更久的爱好。

4.jpg

胡振国老人抄下的“养生秘笈”

  凡是看到感兴趣的内容,老人都会认认真真抄写下来,至今已写满了30多个笔记本。“主要是一些养生方面的知识,比如老年人的健康食谱、运动、禁忌等。他总说是留给儿孙最大的财富,是‘传家宝’。”在胡志超看来,父亲也只是写写、说说而已,生活中并没有按笔记本上的“养生秘笈”来做。

  因为晕车的缘故,刘淑琼老人一辈子都生活在合江,基本没出过远门,如今的爱好就是打“大贰”。不过在退休之前,她十分反感打牌,无论是麻将或纸牌都不玩,即便输赢只是“钻桌子”“贴纸条”也从不参与。

  如今,每天中午11:30,家人就会准时把她送到茶馆,下午4:30再准时接她回家。“别看我妈这么大年纪了,但出牌速度快,牌品又好,从没跟人红过脸,很多人都喜欢跟她打大贰。”胡志超说,尽管眼下母亲脑筋有时候有点糊涂了,说话经常前言不搭后语,但只要坐到牌桌上,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精神矍铄、思路清晰,牌技超过不少年轻人。用刘淑琼老人自己的话说,“打打牌能活动脑筋。”

  除了玩大贰,刘淑琼老人还特别喜欢逛街。在做股骨头手术之前,她经常一走就是半个多钟头;如今腿脚差一些了,出门需要有人搀扶才行,走得比过去少了。

5.jpg

刘淑琼老人每天都要打大贰

  “每晚7点过父母就上床休息,早上9点起床。每天两顿饭,他们对饮食没有特别要求,也没有什么专属菜谱,只要把饭菜做得软烂可口就行。”胡志超说,如今和她一起照顾父母的还有四弟媳,住在泸州城区的三弟胡志勇也会时不时来合江看望父母,为老人买些营养品。

  每年12月底,是两位老人最开心的时候,在外工作的儿女、孙辈、重孙辈都会尽量赶回合江,四世同堂共计20多人聚在一起。

  “母亲的生日是12月27日,父亲是12月28日,两人的生日只相差一天,通常生日就一起过了。”无意间,胡志超说出了父母的又一个巧合。

  “他们二人的心态都很好,从不比较也不计较,更不会埋怨别人,从小就教导我们与人为善,做人做事坦坦荡荡。”在胡志勇看来,父母的长寿源自好心态,也是老人留给儿孙们最好的基因。

  “下次又来耍哟!”采访结束之际,两位老人不停地挥手告别,脸上溢出的幸福感染了每个人。

(来源:泸州融媒-川江都市报 记者 陈猛 曾凯)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