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古蔺花灯代表四川参加第十五届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展演

文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0-11-12

古蔺花灯代表四川参加第十五届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展演(图1)

  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办,广东省文联、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等单位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将于2020年11月23日至26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举办。“古蔺花灯”将代表四川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展演。

  经泸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选送,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中国民间协会审委员会视频初评评定,“古蔺花灯”作为四川此次唯一优秀民间艺术节目,进入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现场展演初评。

古蔺花灯代表四川参加第十五届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展演(图2)

 

  “古蔺花灯”此次成功入选,并在众多参选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四川省唯一节目代表四川参加全国展演,首先得益于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全力支持;其次是泸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抓住了这一节目的两大亮点说服力。

  首先,“古蔺花灯”传承历史悠久,艺术精湛。经泸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多次深入古蔺考证,“古蔺花灯”起源于唐朝,兴盛于清代中叶。“古蔺花灯”唱词中有这样的叙述:“灯从唐朝起,灯从唐朝兴,唐朝兴起而今,皇母娘娘害眼病,许下三十六盏灯,十二盏上天变成紫微星,十二盏下地化做五谷灯,十二盏留在民间为花灯。”

古蔺花灯代表四川参加第十五届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展演(图3)

  古蔺花灯盛行于清代中叶,每年的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二择期起灯,正月十八罢灯,村寨各路灯棚走街串巷“耍花灯,贺新年”,说唱吉祥,祝福平安,感恩天地,歌颂爱情,传播公德。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民风》记载:“正月初八日始,各街竖灯杆下搭灯棚,萧鼓喧阗,游人如蚁,十二至十五夜,加以龙灯、狮灯花灯,谓之闹元宵。”,有史籍记载也有上百年的历史。

古蔺花灯代表四川参加第十五届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展演(图4)

  “古蔺花灯”以传统节俗活动传承延续至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特征一是具有综合性艺术:古蔺花灯是伴随着民俗节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以“灯班”为组织形式,是集当地传统舞蹈、音乐、戏剧、说唱、文学、美术等多种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二是有艺术的技巧性:古蔺花灯基本为双人对舞形式,其丰富的舞步与各种造型具有极高的舞蹈技巧性;三是有极强的地域性:古蔺县地处川、滇、黔三省交汇处,为我国13个民族杂居地。古蔺花灯原为汉族民间舞蹈,其艺术魅力与影响力,已使得居住于此的彝、苗等民族及黔北的仁怀、赤水、金沙、毕节、习水等地对此传统舞蹈予以传习,可见,古蔺花灯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

  同时,古蔺花灯充分展现了古蔺人质朴、幽默、诙谐的地域性格,具有古蔺地区浓郁的生活,乡土气息。与节俗文化紧密相连。表演队伍称为花灯灯班(一个灯班子俗称一棚),每个灯班少至七、八人,多至数十人,由民间艺人和爱好花灯表演的人组成。组织者称为“灯首”,另有一名“副灯首”为辅助,其余人均称为“灯师”。年前开始“备灯”(组织队伍、准备乐器、服装、道具等),然后“择期”,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二“起灯”,灯班在首场表演的主家进行“起灯”仪式后,便开始走村串户,唱春灯,贺新年。喜庆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八举行“罢灯”仪式。仪式是从“参神”开始,然后“翻折子”,即将该灯班从当年“起灯”后所演过的节目中,选择其中片段连接起来表演一次。表演完毕,灯班敲锣打鼓离开主家,至村外河边将所扎的各式彩灯焚烧,谓之“送灯归天”,一年一度的花灯活动方告结束。

 

 

 

古蔺花灯代表四川参加第十五届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展演(图5)

古蔺花灯代表四川参加第十五届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展演(图6)

  古蔺花灯的表演通常在农家堂屋或院坝进行。表演者主要为一男一女两个角色,即“唐二”与“幺妹”,幺妹通常为男子扮演,民间称为“童子扮幺妹”;另外还有一丑角,谓之“打岔老者”,在“耍灯”中穿插逗趣。表演前,“灯师”举着各式彩灯,站在场地后方呈半圆形,“灯首”则举着写着“花灯奉贺”字样的长方形牌灯,站在后台中央;手执大锣、马锣、钹和堂鼓的乐师们,在灯牌前就坐。准备就绪后,先由“报子”上场,说四言八句吉利话,也叫“开财门”,然后请出唐二和幺妹开始表演。在唱歌词时,舞蹈动作比较单一,主要是随唱词的内容,男女相对做一些象征性的动作,而基本动作与各种双人造型,则是在锣鼓声中表演。舞蹈中的基本动作有“梭铜盘”(唐二右手执蒲扇,围着幺妹左右穿梭)、”“跳转步”(唐二面对幺妹左右跨腿跳转)、“踩十字”与“双飞燕”等。各类造型则都冠以名字,如观音坐莲台、龙凤翻身、蛤蟆晒肚、盘根错节、鸳鸯展翅、犀牛望月、膝上栽花、日月相印、金龙抱柱等。舞蹈步伐以“十字步”、“花绑歩”、“矮子歩”为主,并按“绕盘架”、“三穿花”的队形流动。由于场地的限制,古蔺花灯动作幅度较小,一般没有大的跳跃或翻腾,多以原地边唱边扭或二人擦身交换位置为主。

 

 

 

  古蔺花灯有“古琴调”“锣鼓腔”“花灯调”三种唱腔及数以百计的民间传统歌曲;音乐曲调多为一段体上下句结构;唱词用古蔺方言演唱,内容为贺年祝福、赞勤斥懒、传播公理公德,但主要表现的是山区男女之间纯朴的爱情。


古蔺花灯代表四川参加第十五届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展演(图7)

古蔺花灯代表四川参加第十五届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展演(图8)

  “古蔺花灯”此次脱颖而出,得益于文化大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古蔺花灯历经数百年的世代相传,是古蔺地区农耕文化的审美化映射,古蔺人以花灯歌舞的形式,表现着他们自己的生产生活,无论是诙谐乐观的性格,还是朴实无华的爱情观,他们在花灯舞蹈中完成了个体与群体生命的审美化追求,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极富感染力,是古蔺独特的历史、社会、民族、文化等诸元素沉淀下来的古蔺味道、古蔺情感,古蔺精神,扎根在了古蔺人的灵魂深处,不断勾起古蔺人万般念想。通过每年的“灯班”往来,进一步凝聚了各民族及邻里之间的感情,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古蔺花灯代表四川参加第十五届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展演(图9)

古蔺花灯代表四川参加第十五届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展演(图10)

  当今时代,文化已经成为人流物流粘合剂,成为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人文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器,全力支持古蔺、助推古蔺,把“古蔺花灯”打造成全国性文化品牌,是助推古蔺巩固脱贫攻坚、快速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全面振兴乡村建设开启十四五规划等一些列重大战略任务的有力措施。由此,“古蔺花灯”得到了四川省民协、中民协的全力支持。(刘廷远)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