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2030年,力争达到省内一流!关于这件事,泸州定下了新目标

资讯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6-07

  泸州又定下了新目标!到2030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力争达到省内一流,中西部地级城市领先水平。

  6月5日,记者从市城管执法局获悉,《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项规划(2023-2030年)》近日印发。泸州市将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合理化、收运密闭化、处理无害化、回收资源化、设施现代化、管理信息化,构建生活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体系。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力争达到省内一流、中西部地级城市领先水平。

微信图片_20240607084554.jpg

  《规划》主要包括总论、生活垃圾分类清运量预测等十四个方面内容。通过对生活垃圾分类清运量进行预测,对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源头减量、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系统等重点任务等进行规划,为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按照总体目标,到2025年,泸州市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基本建成以法治为基础、政策完善、技术先进、社会协同的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体系,初步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城乡统筹新模式。

  到2030年,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两网衔接”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居民普遍形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达国内先进。

  根据《规划》对生活垃圾分类清运量的预测,2025年城区生活垃圾清运量约为2401.89吨/日、农村约为879.17吨/日,2030年城区生活垃圾清运量约为3123.31吨/日、农村约为1085.77吨/日。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规划,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生活垃圾分类基本投放类别、生活垃圾分类主体和责任人、生活垃圾分类分档推进等内容。其中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生活垃圾分类主体包括住宅小区、机关单位、学校、医院、餐饮单位等,生活垃圾分类实行管理责任人制度。

  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规划,提出全面推行绿色办公、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鼓励居民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减少塑料垃圾生产使用、减少餐厨废弃物产生等源头减量措施。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规划,提出生活垃圾分类运输模式、分类收运流程、分类收集频率、分类运输设施设备规划。进一步明确公共机构、公共场所、经营区域、居民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流程和分类收集频率,对区县所需生活垃圾转运站、有害垃圾运输车、厨余垃圾运输车、其他垃圾运输车等设施设备数量和规模等进行规划。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系统规划,提出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分类收运模式、分类收运设施、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规划。明确农村生活垃圾采用“2+N”的分类方式,以“村收集、镇转运”的收运模式为主,采用直运、一次转运或二次转运的模式进行分类收集和运输。

  建筑垃圾管理规划,提出了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源头责任机制、污染者付费和政府补贴制度等制度规划,以及优化建筑设计、推广装配式建筑、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等源头减量措施。其中,污染者付费制度,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建设单位或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个人承担建筑垃圾运输费和处置费。

  《规划》还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系统、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大件垃圾分类体系等内容作出了规划。

(来源:泸州发布 泸州日报记者 许亚琴)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