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7-07
记者从7月5日召开的市委金融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6月底,泸州市共有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131家,为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截至5月底,全市存贷款余额8509亿元,存贷比85.68%。
金融与经济共生共荣、与城市发展息息相通。近年来,全市金融系统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以“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金融增加值111.2亿元,增长8.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近年来下降221个BP,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民营经济贷款、涉农贷款、绿色贷款余额分别较2021年增长181.57%、24.66%、49.09%、237.41%,企业融资成本持续降低。
创新开发“白酒贷”“酒城同心·金融速贷”“商圈贷”“竹林流水贷”等产品,泸县发行全国首只乡村振兴债券,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累计形成金融创新案例48项,6项为全国首创。
为营造良好金融生态,近年来,泸州市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有效防控金融风险,银行机构不良率保持低位运行、资产质量位列全省第4位,全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稳居全省第一梯队。
(来源:泸州发布)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