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2-12-15
12月13日,记者从宜宾首部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宜宾市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日前,经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的《宜宾市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条例》是宜宾市首部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也标志着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开启了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有法可依的新篇章。
蜀南竹海是世界集中面积最大的天然竹林景区,是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集竹林、山水、湖泊、瀑布、古庙于一体的,兼有悠久历史人文景观的竹文化、竹生态的旅游度假目的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中国最美十大森林。
据悉,《条例》着力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文化传承等三个方面建章立制,条例的颁布,是宜宾以法治之名,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为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资源保护、管理服务、绿色发展、法律责任等内容提供法律依据,为千年竹海永续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两海”示范区管委会作为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承担着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的主体责任,“两海”示范区党工委委员、市公安局“两海”示范区分局局长张成浩答记者问时表示:“接下来,将细化措施逐项落实,进一步完善工作机构、工作制度、人员配备等,确保《条例》返项落实到位。”
长宁县和江安县是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毗邻区域。对于如何做好风景名胜区保护的配合和协作工作,长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雄英介绍:“将切实履行属地责任,科学制定环保、林业、交通、通信、消防、市政民生等基础设施和旅游项目建设方案,并建立健全绿化造林、护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等规章制度,加强竹类原生态森林植被群落和桫椤、红豆树、楠木等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加强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建立森林消防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做好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
“江安县将持续深化与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做好毗邻镇村污水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江红路沿线风貌整治等相关工作,做到与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气质’相当、‘颜值’匹配,并通过持续打造‘文旅+’‘农旅+’模式,充分发挥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地域美食等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促进生态环境、文化旅游和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真正让《条例》受益于民、造福于民。”江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方俊林说。
(来源:宜人宜宾APP 记者 郑杰 胡程峰)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