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八年前母亲因病去世,现在,女儿突发同样的疾病,结果……

百业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2-09-28

  坚持做“天选打工人”,疫情管控期间,这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们打趣时常说的话。疫情期间,在医院和科室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神经外科克服种种困难,治病救人与疫情防控齐头并进。在忙碌的9月初,这群神经外科医生们成功救治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及时诊断,精准判断病因

  26岁的小艺(化名)因突发性自发性突眼、耳鸣,辗转各大医院后前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医。经过问诊查体、系统的检查及多学科会诊后,患者严重的突眼、眼部出血、眼球活动受限及耳鸣,考虑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致颈动脉海绵窦瘘所致。

1.jpg

术前患者症状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是指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或其分支破裂后与海绵窦形成的异常动静脉交通,导致海绵窦内的静脉压力增高,继而引起眼部、眶部、耳部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应症状,甚至脑出血危及生命。

2.jpg

3.jpg

术前造影图片

  CCF大多有迹可循,多为头部为外伤后引起。但小艺既往无明确外伤病史,考虑自发性CCF,其进展很快,症状重。八年前,同样的疾病更是带走了小艺母亲的生命。小艺病情需要需要紧急堵瘘,挽救视力和生命。

及时治疗,把握最佳治疗时间

  经神经外科医疗团队仔细斟酌,制定好手术方案并与小艺及家属沟通后,家属要求手术治疗。但正值泸州疫情封控管理期间,医院人员紧张、手术材料不能顺利到位等因素。

  考虑到患者病情迅速进行性加重的特殊性,在请示医院及科室领导后,黄昌仁教授带领团队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完善了相关术前准备,急诊在局部麻醉下,医生们先使用三维造影找到瘘口和引流静脉。随后,使用微导丝导引微导管进入眼静脉和岩下窦共同瘘口处,利用弹簧圈栓塞共同瘘口,再在球囊辅助下,使用胶水彻底栓塞颈动脉侧瘘口。栓塞后,工作角度造影显示瘘口消失,颈动脉通畅;栓塞后正侧位造影显示瘘口完全消失,大脑前动脉恢复血流,异常引流静脉消失。

  手术完成后,小艺的轰隆隆的耳鸣症状立即消失,突眼和眼部疼痛感也即刻减轻。

4.jpg

5.jpg

术后造影图片

速度不掩精度,面面俱到为患者

  术后,手术医生黄昌仁教授分享道:

  “局麻除了省钱,关键是可以和病人聊天,术中可以做代偿评估,还可以在术中术后做疗效评估。”

  把患者的经济情况、疾病情况、家庭情况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得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医生们在术中使用球囊辅助栓塞靠颈动脉侧瘘口,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并选用12系列填塞率更高的弹簧圈,这样做都是为了节省弹簧圈的个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术中一次次耐心地与患者交流,确认安全、评估效果,更是为术后的恢复打下最稳固的基石。

6.jpg

术后恢复中

  现在,小艺已经出院,耳鸣消失,眼部也逐渐恢复,想着患者入院时的绝望,再到患者的康复出院,神经外科医生们也由衷为病人感到开心。同时,医生们提醒广大民众,当外伤后遇到突发的眼球肿胀、眼部充血、眼睑下垂、颅内杂音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重点排除颅内血管病变。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没有不能跨越的寒冬,也没有不能解决的难症。疫情封控虽静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团队却不打烊,“疫”往无前的神外人,一直守护着百姓的生命和健康。

专家团队,守护一方百姓生命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作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和四川省神经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在神经外科疾病的救治方面能力突出,守护着川渝滇黔广大民众的颅脑健康。

7.jpg

8.jpg

  科室在重型颅脑创伤救治、术中唤醒、复杂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的治疗、脑干和岩斜区巨大肿瘤切除及小儿神经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救治了一大批疑难复杂病例,治疗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

9.jpg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及介入技术大力发展,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团队在颅内复杂动脉瘤的血流导向、颅内巨大动脉瘤的复合治疗、单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多发动脉瘤、合并颈内动脉狭窄的动脉瘤介入治疗、超早期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脑血管畸形、脊髓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等脑血管病的手术治疗技术也不断攀升。

(来源:健康西南 文/图 包堃旸)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