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古蔺有个“野猫洞”,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一片“海”

城事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5-24

  位于泸州市古蔺县石屏镇石屏社区二组,一块石碑上醒目地刻着几行字:泸州市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蔺石屏野猫洞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骨化石遗址,沿着石碑旁的小路往上走,便可看见一个三角形的大洞口。

1.jpg

  1986年夏天,石屏乡几个学生来野猫洞乘凉,走到洞口,学生们发现洞内湿漉漉的,无法立足,正准备离开,突然有个学生发现被雨水冲过的泥土躺着几个小骨片,想到自己老师李希国喜欢研究这些小骨片,于是顺手捡了几块送给老师李希国。李希国拿到这些,判定这是大熊猫等哺乳动物化石,便立即前往野猫洞,找到大量的动物化石,随即上报。1991年初,重庆自然博物馆对野猫洞遗址进行了调查和试掘。同年11月,对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发掘历时一个多月,共发现7个目30多个品种2000余件标本,包括无脊椎动物化石、哺乳动物化石、人类牙齿化石以及陶片等。

2.jpg

  据了解,洞穴及其四周,是迄今为止,四川境内一个材料极其丰富的古海洋生物、全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化石点,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古人类及文化遗物遗址之一。

3.jpg

  走进洞内,清凉感扑面而来,有的岩石上残留着被挖掘过的化石痕迹,钟乳石石尖上还悬挂着一颗颗快要滴落的水珠,看似点缀的珍珠。

4.jpg

  “我们正在会同第三方公司商定古蔺石屏野猫洞古生物遗址保护打造概念策划案,打算将这一遗址进行保护性修复,比如修陈列馆、打造互动参观体验的路线等。”古蔺石屏镇副镇长李宇飞介绍,在整体规划打造过程中因地制宜,考虑通过文化、景观、文创、服务吸引并聚集人气,打造以科普研究、休闲旅游、服务建设为主的文旅新品牌,达到寓教于乐、商游相承的“共游、共学、共情”的文旅消费新体验。

(来源:泸州生态环境-川观新闻)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