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纳溪区护国中学:这三个“别人家的孩子”,何以成为高考“前三强”?

人物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1-09-10

纳溪区护国中学2021年优秀高考学子分享学习心得

纳溪区护国中学:这三个“别人家的孩子”,何以成为高考“前三强”? (图1)

护国中学校长黄克云(右二)与梁晓超(左二)、何驰鑫(左一)、杨文祥(右一)在护中校园

  金秋九月,考上大学的学子们陆续奔赴自己心仪的大学校园,开启新的大学生活。笔者近日来到泸州市纳溪区护国中学,对今年该校三名优秀考生进行了专访,一起分享了他们的学习心得。

  三名学生从自己取得的成绩、学校的学习氛围、父母对自己求学生涯的影响、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低谷…… 为我们展现了他们的学习智慧。

纳溪区护国中学:这三个“别人家的孩子”,何以成为高考“前三强”? (图2)

9月1日,纳溪区新联会三位爱心企业家,为被“985”高校录取的梁晓超、何驰鑫、杨文祥送上9.6万元“圆梦金”

梁晓超:总分646分,四川大学计算机系录取

  “平时成绩居中,胜在心态特别好,对学习总有一种誓不罢休的劲。”这是梁晓超的班主任张元对他的评价。

  作为本届护国中学高考最高分获得者,梁晓超对自己的评价是“我是个幸运的人。感谢父母给我的成长空间,让我一直自由生长。”在本次高考中,梁晓超取得了总分646分的好成绩。

  三年前,梁晓超在护国中学初中部,以中考前三名的成绩考入护国中学高中部就读。可是,在这个努力氛围浓郁的环境里面,他发现自己的成绩也只是居中。但是,天性乐观的他,并没有因成绩排名问题而有任何压力和困扰。“这个得益于自己从小成绩就不上不下吧!”梁晓超笑着如此总结。

  梁晓超说从小自己的成绩都不算班上最好的,可是也没有因此而焦虑过。对于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梁晓超也没有很特别的学习诀窍,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着老师走。梁晓超说,学习方法也分为特别方法和通用方法,特别方法是因材施教,是对于自己来说最适合的方法。通用方法,则是对每个人都有普遍意义的学习方法。他的特别方法就是,听老师的建议。

  在采访中,梁晓超一再提到的“幸运”,并非只是说自己的高考成绩,而是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想要什么,必须得自己来。”这是父母对梁晓超的要求,也是教育原则。“在家里,我从来没有主动汇报过自己的成绩,父母也从来没有问过。”梁晓超说,这不代表父母不关心他的成绩,而是说明父母对他很放心,这个也体现了父母对他的教育原则——以善良宽容体贴理解的态度对待一切。

  “在父母看来,成绩是次要的,形成怎样的价值观,理性智慧思考自己的人生,才是他们对我的最大要求。”梁晓超说,这也是他觉得自己幸运的地方。

纳溪区护国中学:这三个“别人家的孩子”,何以成为高考“前三强”? (图3)

9月1日,纳溪区知联会、新联会2021年“小城大爱·情系护中”主题活动在护国中学举行,纳溪区新联会三位企业家为今年被“985”高校录取的3名优秀学子送上9.6万元“圆梦金”。图为活动现场。

杨文祥:总分641分,中南大学数学系录取

  看电影、听音乐、看小说、打球......这些都是杨文祥的兴趣爱好,他说,高中三年他很庆幸能在一个无忧无虑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所以十分快乐。

  “在我看来,学习最重要的还是习惯的养成,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通常会事半功倍。”杨文祥告诉笔者。

  高一、高二时,杨文祥便有了制错题本的习惯,所以到了高三以后,就养成了他不管是好题、错题、难题,都会拿来反复咀嚼的习惯。

  杨文祥最擅长的是理科综合,他认为,学好理综其实就需要自己找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内在的联系和相同的知识点,这样学起来会相对轻松。

  在高考前最后一次月考中,杨文祥的得分并不理想,仅考了610多分,但他很快就将自己的心态调整过来了。

  杨文祥说其实一直以来,学习的压力更多的时候来自自己,所以只要有空他都会去打篮球、跑步,看自己喜欢的小说来调整自己的心态。

  得知儿子考出了641分的好成绩,杨文祥的父母十分开心,也很激动。杨文祥父亲电话里告诉笔者说,他们家住护国镇龙沟村,当初选择到护国中学就读,是孩子自己的选择。

  据介绍,杨文祥打小就十分聪明,很多知识点一看就会,甚至无师自通。从小学到初中都是班上的第一名。高中阶段,杨文祥除了假期,其他时间几乎都待在学校,虽然离家不远,但杨文祥都是每月才回一趟家,父母也根本不担心,因为杨文祥是一个让父母特别省心的孩子。

  杨文祥父亲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是他们一家人的相处模式,很多时候,他们都会选择尊重孩子的意愿,所以杨文祥在家十分孝顺,跟父母也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纳溪区护国中学:这三个“别人家的孩子”,何以成为高考“前三强”? (图4)

纳溪区护国中学:这三个“别人家的孩子”,何以成为高考“前三强”? (图5)

护国中学校园一角。护国中学校名由朱德元帅亲笔题写。

何弛鑫:总分642分,四川大学软件工程系录取

  17岁的何弛鑫是纳溪区打古镇松林村的一名农家子弟,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小学时候就是爷爷奶奶照顾生活学习,他就一直在村里的小学和初中就读,后到了护国中学读高中。然而,就是在这所不了解的人以为没有多少前途的“乡村学校”,何弛鑫这名普通的农村男孩,用三年的成长轨迹,诠释了“自我拼搏+环境影响”的深刻含义,并在今年高考中取得总分642分的好成绩。

  “其实刚开始,我并不想来护国中学读书,这是父母的要求。”何弛鑫说,当时还因为自己的不乐意,又不得不服从,导致了在高一阶段的小反叛。刚进学校的时候,他每次考试都不理想,虽然老师在他身上花了不少心血,但他依旧我行我素。

  “可是现在我却有一点也舍不得护国中学了!也第一次感谢了父母当初的坚持,老师的辛勤付出。”何弛鑫说,在护国中学的三年生活,让他完全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学习氛围。

  “如果非要给自己今天的成绩做一个比例分配,我觉得自己的努力只占到了一半,而老师和学校的帮助是另一半。”何驰鑫说起高一时他之所以不在状态,可能因为自己是一个目标感不强的人,所以,平时学习也没有什么动力,可是在和同学的交流中,他发现了合作型学习的好处。他分析自己的心态转变过程,他觉得是老师母爱般的关心,以及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对自己帮助很大。

  有了目标自然就有了动力,于是在高二分班以后,他意识到不能再这么掉下去,主动戒掉了手机,心无旁骛地努力学习,通过一年的努力,他的成绩排名又爬上了全年级50名左右。

  谈到父母对自己的影响时,何驰鑫告诉笔者,感谢父母培养了自己独立自主的性格,这将是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从小印象最深的就是,父母对他的行为严格管束,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即使自己因为中耳炎导致左耳听力下降,也没有得到父母的任何优待。特别是父母外出打工以后,都没有忘记对他独立自主习惯的培养。

  何驰鑫告诉笔者,父母只有初中文化,从小对他的学习没有要求。特别是为方便生活和学习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后,父母就要求他在村里的学校就读,从小学到初中。初中毕业时,有人劝何驰鑫报考纳溪城区学校,但父母依然坚持让他读护国中学。“只要努力,就有未来。”何驰鑫说,这是父母的信条。

  “我觉得,父母这点和不少同学的父母特别不一样,但并不是说他们不爱我,每次回家都给我带了喜欢的东西,他们是觉得这样对我来说,是最好的弥补和鼓励。”何驰鑫说。(周超文/文图)

 

 


编辑:马骁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