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祝贺】他们获泸州市第三届“最美科技工作者”

人物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05-31

总有一些人,孜孜求索、勇攀高峰;

总有一些人,砥砺奋进、科学求真;

他们踔厉奋发、实干争先,在酒城泸州种下科技的种子,留下奋斗的身影。

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天上午10点,由中共泸州市委宣传部、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泸州市科学技术和人才工作局主办的科技强国 创新圆梦——致敬泸州市第三届“最美科技工作者”活动举行,西南医大附院副院长吕沐瀚、护理部主任郭声敏荣获“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称号,登台分享自己的科创故事。

1.jpg

吕沐瀚(左一)领奖

2.jpg

郭声敏(左一)领奖

3.jpg

以健康事业为目标

做创新的医学科研者

4.jpg

吕沐瀚

是一位热忱的医者

一位无私的老师

一位敬业的医院领导者

更是一位创新的医学科研家

群众的健康是首要大事,为服务川渝滇黔结合部众多患者,吕沐瀚重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他与优秀医疗机构合作,加入门脉高压项目组并成立联盟,推广病程管理创新理念;通过临床研究和实验室建设提升医疗水平,取得多项认证,为学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新动力;他注重人才队伍培养和学科建设,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推动科研平台建设等措施,努力推动学科发展。

人类的粪便看似无用,但吕沐瀚通过研究找到了粪便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吕沐瀚专注于粪菌移植研究,结合肠道菌群参与代谢疾病、消化道疾病、肿瘤发病的特点,重点开展从肠道干预全身疾病的研究,在科学的最前沿进一步求真、探索。2017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开展首例粪菌移植术,并成功治愈患者,这将川南地区消化内科领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吕沐瀚的主导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立了四川首个规范化、规模化“粪菌移植中心”,成为云贵川渝地区难治性肠病、复杂肠道感染紧急救治中心。吕沐瀚率领团队在泸州率先开展消化道早期肿瘤染色技术,由国家癌防办指定选取进行西南地区“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筛查工作,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大力发展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目前,吕沐瀚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含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发表SCI论文66篇,最高影响因子11.382,总影响因子302.318。科研项目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四川省医学会青年奖二等奖,泸州市科技成果一等奖。曾被评为“第十二批四川省卫计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第七批泸州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19年“泸州市科技领军人才”“泸州市五四青年奖章”;成功申请内镜诊治耗材的国家专利一项;作为副主编撰写《消化内镜微创技术——从基础到临床》。

他所做的一切,都以服务西南地区近4000万人民的健康事业为目标,成功地将川南地区消化内科领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浇灌科研之花

结出殷实的果

5.jpg

从护士到康复科护士长

再到护理部主任

郭声敏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辛勤的汗水

浇灌出科研之花,结出殷实的果

作为管理者,她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推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工作提升,让医院护理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名气。在她的带领下,西南医大附院于2014年成为全省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养了来自黑龙江、甘肃、湖南、重庆、云南、贵州及四川等全国各地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引领着川南地区康复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为护理硕士生导师,郭声敏为全国各地培养了众多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多次带领护理团队参加全国及全省品管圈比赛并捧回大奖,科室获得“国家卫健委优质服务示范科室”殊荣。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为复旦大学循证护理实践基地、全省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奠定坚实的根基。

在突发性灾难面前,郭声敏勇担重任,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护理应急管理体系,统筹协调医疗物资储备、护理人员调动和防控培训等,建立了适合平战结合公立医院重症储备人员库:按照国家及省市部署,组建22批次110人的护理队伍援疆、援马尔康,援本市传染病医院等多地的新冠救治。在这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不计个人得失、勇担重任,诠释了白衣天使的使命和责任,赢得广泛好评。

郭声敏深耕康复护理领域,临床护理学科连续三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中平均排名进入前100强(57名),主持国家、省部和市厅级科研课题/项目16项,科研成果获科技进步奖7次,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教材8部;撰写专家共识和指南3部(肺癌、乳腺癌术后的康复护理指南、认知康复护理门诊专家共识);授权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3项。

郭声敏时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忘医者初心,勇担医护使命,工作忙而琐碎,但是她却从不抱怨,而是兢兢业业把每一件小事做到做好。

(来源:健康西南)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