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古蔺:满满“虾”意!一片赤红铺就致富道路

图说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1-09-24

  春风微拂,炎炎夏日,秋高气爽,岁暮天寒。一年四季,吃着小龙虾,喝着冰啤酒,已成为古蔺石宝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

  走进泸州市古蔺县石宝镇兴龙村小龙虾乡贤产业园区,宽阔的水面颇为壮观。撒网、收网、选虾......工人们正有序的忙碌着,每一个步骤都非常熟练,一批又一批的小龙虾被捞上岸,装箱打包,寄往全国各地。

古蔺:满满“虾”意!一片赤红铺就致富道路(图1) 

“土地改造”田野迎来新希望

  “这里地势低,以前逢雨就淹。前年种玉米,去年种包谷,年复一年,每进入汛期,只能眼看着田里绝收,大家都没有办法。”50多岁的村民朱申映叹气道。

  时年正在广州工作的乡贤朱由龙在一次回家过节时,了解到家乡没有产业支撑,庄稼收成不好,有些土地甚至撂荒严重,盘活地方经济、搞好乡村振兴、带动脱贫致富的念头便在他心里生了根。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朱由龙毅然放弃在外高薪工作,拿着所有积蓄回到了这片心心念念的土地。跑市场、勤调查、忙调研、搞检测、做试验“充实”了他的回乡生活。通过反复检测和试验,朱由龙决定在兴龙村三组养殖高山生态小龙虾。

古蔺:满满“虾”意!一片赤红铺就致富道路(图2)

  一般小龙虾的生长环境在海拔200-300米之间,而兴龙村的海拔有800米,真的适宜吗?朱由龙决定大胆一试。按照常规试养,小龙虾新到一个地方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新环境,存活率达60%便已是很高了,但兴龙村的小龙虾存活率高达70%,这让朱由龙更加坚定了养殖小龙虾的信心,前后共投入60万尾小龙虾。小龙虾一上市便供不应求,价格最高时可卖到40元/斤,即使是市场低迷时小龙虾也能稳在25元/斤。

  “我们现在每天至少能卖80斤小龙虾,节假日需要提前一个周预定,根本不够卖。”产业园里的工人笑盈盈地说。

古蔺:满满“虾”意!一片赤红铺就致富道路(图3)

共同经营 擦亮致富名片

  想要火车快,全靠车头带。看着朱由龙干的风生水起,周边村民开始“怦然心动”,多次向朱由龙请教,希望加入“致富队伍”。

  “这两年,石宝镇党委政府通过资金和政策大力支持返乡创业,村委也在积极探索致富之路。我就借这个机会,做真正的致富带头人,成立一个合作社,流转村民的土地,解决部分困难群众的收入问题,同时,通过就地务工的方式帮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朱由龙说道。

  朱由龙积极探索“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党建引领、规范运营来带动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走永久脱贫之路。

古蔺:满满“虾”意!一片赤红铺就致富道路(图4)

  “我土地流转有五六亩地,一亩地有300块钱,一共有1800块钱。现在加入了合作社,不光能拿分红,有时还到园里来帮忙,在这里打一天工有100块钱,一年的收入是看得见的涨,在家里还可以照顾老人小孩,又方便又能赚钱。”

  “我以前一直种的玉米和水稻,每年都要亏损大半,年纪大了又没得技术,只能继续种庄稼。自产业园建成投产,我成了这里的固定员工,每年的收入可达四万元左右,别提多有劲了。”

  “我是隔壁长坪村的,家离这里不远,听说这里要找临时工帮忙,我也想来挣点钱,现在我已经是这里的长聘员工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产业园里的工人都真正掌握养殖技术,产业园才能发展的更好走的更远。朱由龙深知这个道理,每年都会邀请农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或远程指导,教授工人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截至目前,该脱贫产业园的劳务支出达80万元。

古蔺:满满“虾”意!一片赤红铺就致富道路(图5)

稻虾共养  实现一田多收

  “稻在田中长,虾在水中戏”。这幅美好画面已在朱由龙脑海中反复出现。所谓“稻虾共养”就是让虾在稻中游,稻在田中长,稻田不仅为虾遮阴避阳,还能为虾提供微生物、野草、昆虫等天然饵料使龙虾肥壮,肉质紧实鲜美,而虾的排泄物和壳又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养分,实现有机循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效益。据调查,通过稻虾共养生产出的大米市场价可高达20元一斤。

  虽然小龙虾的市场火热,但是兴龙村发展产业的脚步却从未停下。在今后的规划中,兴龙村打算紧紧依靠党建引领,充分发动在外乡贤返乡创业,利用天然溶洞、青山绿水等自然景观优势走农旅融合路线,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真正守住“金山银山”。

  从高空俯瞰,仿佛看到虾在水中跃,鸟在水上飞,兴龙村150亩脱贫产业园紧紧相连,一幅特色农业产业兴旺、农民稳步增收、生活逐年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古蔺县委统战部 古蔺县石宝镇人民政府 陈俞秀)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