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资中县博物馆馆藏张大千真迹?源流考证来了!

文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03-27

  张大千是我国当代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国画大师之一 ,1899年生于四川内江,原名张正权,后改名张爰,别号大千居士。

  张大千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兄姊的熏陶,爱好书画。1920年,他从日本学习印染回国,在上海任教时,拜名师曾熙(龙髯)、李瑞清学诗文和书画,最初潜心仿制古画,临石涛、八大山人、青藤、白阳以及唐宋元明诸家,1932年曾在北平、南京举办画展,其艺术风格从“师法古人”到“师法自然”,后来又远涉敦煌临壁画两年半,练就了一手功力深厚的笔墨技法,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首创“破墨泼彩”技法,闯进了“以心为师”的自由王国,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内江市资中县博物馆珍藏有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现存国内尺幅最大的书法中堂、早期荷花图及篆书对联3件,分述如下——

大千1.jpg

《1948年张大千行书中堂》

  一是《1948年张大千行书中堂》。此幅作品书于1948年,长3.67米、宽0.75米,是现存国内尺幅最大的一件书法作品。内容是《自题五言律诗》:“菱花镜水秋,容与木兰舟。细草生溪绿,丛筠覆屋幽。江乡自沮洳,岸柳尚轻柔。应共西风发,夕阳归兴遒”。后题款:“题画小诗,仰范章仁兄法家正之。戊子之秋,大千张爰”。

大千2.jpg

《张大千早期荷花图》

  二是《张大千早期荷花图》。大千先生早期的《荷花图》是他去敦煌之前应好友公孙长子之请所绘,确切时间待考。画为横幅,纵39厘米、横194厘米,画上荷花属勾花大点叶,用笔生动,构图别致,从此画中可看出大千先生以后自创“破墨泼彩”技法的最初形态,属难得的早期作品。画左边铭记“留得残荷听雨声。公孙长子属画,弟爰”。十年后,公孙长子在左边加题“此幅十年前大千为余作者,范章老弟爱之即以赠之,公孙长子识”,画上朱印两枚“大千大利”“古皇”加印一枚朱印“公孙长子”。

大千3.jpg

《1919年张大千篆书对联》

  三是《1919年张大千篆书对联》。这件对联书赠资中金石爱好者钟再春。篆体,两侧兼行、草、隶、篆等多种书体,是大千1919年所作。此幅长219.3厘米、宽53.8厘米,联语:踵义皇而齐泰,体虚静以储神。上联题:“运篆笔入隶邕容静穆自不可及近代学者虚尚面貌又安所得中郎遗意哉”;下联题:“再邨哥(纸)索书为题十二字请政,岁己未秋九月重阳前夕梦盦弟季媛並跋”,印一枚:“大梦题诗学书读画章”。

  《1948年张大千行书中堂》《张大千早期荷花图》两幅作品中提到的“范章”姓李,是资中县原归德区甘露镇人,曾任川军师长,生平爱好书画,喜欢收藏,喜与书画家交好。1948年时他正寓居成都,中堂是张大千先生到成都时应他之请而作。本件藏品曾在北京举办的“张大千书画展览”活动中参展,是公认的珍品。据资中县博物馆原馆长杨祖垲回忆证实,大千笔下的“范章”,确是李范章,其侄儿李凤梧与杨祖垲有交谊。

  《张大千早期荷花图》,其画作从题款可看出原属公孙长子,公孙长子应范章之请赠之,并题记为证。画作中提到的公孙长子名余钧(?-1941),字佩书,别号公孙长子,四川内江人,民国初年参加旧民主革命活动,工书法,龙门二十品功力尤深,善双钩,无论真、草、篆、隶无不酷肖,与张大千及张大千之兄张善子交情甚好。晚寓成都羊市巷,三十而卒。

  20世纪50年代初思想改造运动中,在资中球溪中学任教的李范章之侄李凤梧,担心受到牵连,便将此两件作品及张善子“虎”画共三件作品上交县里,转资中县文化馆收藏。1982年,这些作品被省、市文物专家鉴定组分别确认为馆藏一级和三级文物。

  20世纪“文革”初期,资中县的“红卫兵”在资中天主教堂搞展览,批判“走资派”,资中县文化馆美工被安排布置展览,美工们发现“红卫兵”在查抄的古字画上打“ⅩⅩ”,便让“红卫兵”把古字画放在一边,批判展览结束后,美工杨祖垲、孙文光与“红卫兵”商量,把古字画交县文化馆保存,后移交县博物馆,《1919年张大千篆书对联》藏品得以幸存,1990年被省、市文物鉴定组鉴定为馆藏二级文物。

  《1948年张大千行书中堂》内容是一幅题画小诗,从诗中不难看出画中有“山、水、小舟、绿草、回湾、少女、野花、杨柳、树林、茅草屋、路人、夕阳”等,并且从静到动,由远至近,描绘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景象。为弄清题诗涉及这幅画是否存于世上,笔者曾于2005年2月26日提笔致信张大千的四儿子张心智先生咨询求证。

  张心智,大千先生第四子,擅画人物、山水,1941年随父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历任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美术干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等职。作品有《张大千敦煌行》,文章有《临抚敦煌壁画》等。

  2005年3月14日上午10时许,办公室小何让我接电话,说一位老先生找我。电话中,乡音不改的张心智老先生用四川话说:“小王,你的来信我收到了,在你们博物馆还保存有我父亲的作品,真不容易……”张老说道,他父亲单独写一幅字,又单独为这幅字画一幅画,从没有这个习惯。题画小诗中描绘的景象,不存在有这幅画作,在此深表遗憾,这幅题画小诗如有后生把它描绘出来那就更完美了。

  20世纪50年代初,这一批字画由李范章的侄儿交给国家,但因管理人员对此作品认识不深,就一直压在箱底。1982年,张爱萍将军到资中视察游览,对这幅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指示要精心保护,后经四川省博物馆出资,由专家重新装裱。此作经专家鉴定,确认为国家馆藏一级文物,成为资中县博物馆镇馆之宝。

(来源:最内江 文稿:王兵 (系资中县博物馆股长))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