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围观】胡吃海喝……要遭起

百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2-02

  马上过年了,山珍海味各种“好东西”扎堆上桌,“油水过多,酒水不停”的日子却让痛风患者苦不堪言。

微信图片_20240202100227.jpg

微信图片_20240202100232.jpg

  赵长英

  教授 主任医师

  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擅长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相关性疾病、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高脂血症、肥胖相关性疾病以及肾上腺及垂体的常见病、多发病等。

  门诊时间:星期二、五、日全天

  门诊地点:城北门诊三楼A321室

  痛风是由于人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骨、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或肾脏中,造成组织病理学改变,导致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和肾结石、痛风肾等。

微信图片_20240202100237.jpg

痛风患者最怕过年?

  过年期间,海鲜、动物内脏、腌肉、牛肉、羊肉等“好东西”扎堆,但它们都是典型的高嘌呤食物。痛风患者如果吃太多,代谢后体内体内血尿酸水平波动大,最终会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微信图片_20240202100242.jpg

  此外,假期内各种饮品也扎堆上桌,都有可能导致尿酸升高,比如果糖饮料和酒,都容易导致痛风发作,尤其是啤酒和烈性酒,酒精不仅自身含有嘌呤导致尿酸升高,并且酒精会引起尿酸排泄减少。

  大吃大喝后体内嘌呤骤然增高,嘌呤代谢加速,尿酸骤然增多却不能及时排出,尿酸就会跑到血液以外,到达关节这些地方,最终导致痛风发作。

微信图片_20240202100247.jpg

出现痛风如何应对?

  痛风一旦形成,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急性期消炎止痛为主,缓解期积极控制尿酸水平,尽量减少痛风发作的频率。因此,痛风患者通过对生活方式的干预,尤其是饮食干预,能有效防止痛风的发作或进展。

微信图片_20240202100251.jpg

痛风患者如何正确饮食?

  1.要注意——肉类

  各种动物内脏,包括肝脏、肾脏、大脑、肠子等,都不要吃。浓肉汤、鱼汤、海鲜汤(贝类、牡蛎和螃蟹等带甲壳的海产品)等,也不要吃。

  各种红肉(牛肉、羊肉、猪肉等),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尽量少吃。当痛风患者处于缓解期或高尿酸血症状态时,红肉摄取量控制在一天50g以内,可以适量吃一些去皮的白肉(鱼肉、虾肉、贝类、鸡鸭肉等)。

微信图片_20240202100257.jpg

  2.优选——蔬菜、豆制品

  每天摄入300g-500g,蔬菜、豆制品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还能减肥。虽然大豆是高嘌呤食物,但做成豆制品后嘌呤含量大大降低,痛风病人也是可以适量吃的。

  3.优选——水果

  每天建议摄入200g-350g,低糖优先。

微信图片_20240202100302.jpg

  4.多喝水

  每天饮水量要超过2L,有足够的尿液才能帮助尿酸排出,白开水最好,苏打水也不错,要学会主动饮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

  温馨提示:

  痛风患者千万不要喝酒,也不要喝高热量、高糖类饮料!喝饮料前要注意看一下配料表,含糖量较高(包括果糖)的饮料,添加“果葡糖浆”“白砂糖”“蜂蜜”的最好就不要喝了。

内分泌代谢科简介

微信图片_20240202100307.jpg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要开展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皮肤病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昏迷)、妊娠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妊娠期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痛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疾病、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的中西医诊疗。科室开展中医多途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等中医特色治疗,获得良好疗效。定期开展糖尿病健康大讲堂,举办糖友俱乐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系统的慢性疾病管理。

  住院部地址:第二住院大楼13楼

  咨询电话:0830-3161252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