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10-17
10月15日,有消息称,曾在东北农村喜剧片《乡村爱情13》中出演刘能的演员赵明远因病去世,媒体从相关渠道证实,赵明远因急性脑出血,经抢救无效于14日去世,年仅42岁。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已成为常发生的急性病其发病快、病情凶险已成为病死率极高的疾病之一,大家应该引起重视。
白雪
教授 主任中医师
大内科主任兼神经内科主任
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病、头痛、眩晕、癫痫、失眠、帕金森、重症肌无力、冠心病、高血压等。
城北门诊时间:周一、二上午,周四上午(特需门诊)
脑出血发病前的1 0个信号
1.剧烈头痛
这种头痛常常没有明显诱因,突发的剧烈头痛,难以忍受,常伴有恶心呕吐。根据每个人的病情不同,症状持续的时间可能不一。
2.眩晕难受
很多人在发生脑出血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晕眩,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抬脚费力,甚至摔倒在地上。
3、肢体麻木无力
很多脑出血发生前都会出现一侧面部、胳膊、手指、腿脚的麻木、无力。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4.眼前黑朦
突然一过性的眼前发黑,或者一只眼睛出现视物不清,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重影。这些都可能是脑出血的前兆,千万不能大意。
5.舌根发硬
突然感觉舌头根部僵硬,舌头膨大,说话说不清楚,甚至舌头痛、吞咽困难。
6.呛咳
在喝水或者进食的过程中莫名出现呛咳,这也是很多人脑出血的先兆。
7.哈欠连天
有些病人会不分时间、地点而情不禁自地打哈欠,这正是大脑缺氧的征兆。部分患者会出现白天嗜睡,有非常疲惫、睡不够的感觉。
8.握力下降
手臂突然失去握力,比如拿一个东西明显感觉拿住了,却掉在地上。
9.鼻出血
如果正常流鼻血并不可怕,但是如果伴有高血压,还经常流鼻血就要小心了。高血压患者出现鼻出血,有可能是血压太高所致。
10.血压波动大
血压波动大会增加对血管的冲击力,可能会造成血管发生破裂,引起脑出血。
脑出血是否可以预防呢?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
如何预防脑出血?
1、不能吃得太咸 降低食盐、油脂摄入,健康成年人食盐日摄入量不超过6克,食用油日摄入量25-30克。饮食过咸,导致钠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不要吃得太精细 单吃精米白面等精细食物,不如多吃一些粗粮更健康。煮饭不妨加点小米、豆子、玉米、麦片等做成杂粮饭。总之,健康的饮食讲究营养均衡,品种尽量多样化。
3、注意作息规律 劳累过度、作息不规律,尤其通宵熬夜最伤身,更易引发脑中风。
4、合理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每个人的活动量和运动强度都要量力而行。散步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有氧运动,适合绝大数人群。
5、控制好基础、原发疾病 综合控制脑血管病的多重危险因素,戒烟限酒,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
脑出血现已成为常发生的急病、重病一旦错过治疗可能落下终身残疾发生了。
脑出血是否可以治疗呢?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院内制剂——麝香化瘀醒脑颗粒
主要成份:人工麝香,黄芪,桂枝,大黄腾,盐泽泻,大黄,三七粉。
功效:益气化瘀,利水开窍。
用于脑出血(中小量)急性期、恢复期,症见脑血肿、脑水肿、神识昏蒙、意识不清等,临床疗效显著。
神经内科简介
科室拥有多参数监护仪、DSA、康复治疗仪、无创颅内压检测仪、视频脑电图、前庭功能检测仪等多种先进设备,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诊治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偏头痛、眩晕、失眠、癫痫、脑炎、周围神经病等,开展了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桥接及动脉取栓治疗,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动脉瘤血管内栓塞以及常规/动态脑电图、视频脑电监测、肌电图、诱发电位,以及针刺、熏蒸、艾灸、穴位敷贴、中药药枕等特色治疗,研制了蛭龙活血通瘀胶囊、颅痛颗粒、麝香化瘀醒脑颗粒、通窍益智颗粒等纯中药制剂,临床疗效显著。
咨询电话:0830-2583658
住院部地址:传承创新大楼(第三住院大楼)10楼、11楼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