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关注】糖尿病患者怎么吃?看这一篇就够啦!

百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1-22

  糖尿病患者可能是世界上对于吃最纠结的一群人了,这菜放糖了,不行不行,这个升血糖快,不吃不吃,有没有一本宝典指导我选食物啊?除了吃,还要注意什么?今天,看完这篇,你就都明白啦!

  医学指导:

微信图片_20240122094253.jpg

  赵长英  

  教授

  内分泌代谢科主任,擅长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相关性疾病、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高脂血症、肥胖相关性疾病以及肾上腺及垂体的常见病、多发病等。

  门诊时间:星期二、五、日全天

  门诊地点:城北门诊三楼316室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是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主要是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肥胖、精神因素导致自身免疫功能障碍造成的。

  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为主。

微信图片_20240122094259.jpg

控制饮食

  一日三餐,规律进食,每顿饭进食量基本保持平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与降糖药更好的匹配,不至于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的状况。

  主食每餐约拳头大小的量,一天250-300克(2-3拳)。

  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吃“干”的主食。比如:馒头、米饭、饼。不要吃面糊糊、粥/泡饭、面片汤、面条等。

  道理就是越稀的食物,经过烹饪的时间越长,食物越软越烂,意味着越好消化,则升糖越快。

  蔬菜必不可少,优选碳水含量低的绿叶菜类,如青菜、白菜、菠菜、卷心菜等。

  淀粉含量高的根茎类,如红薯、山药、莲藕等算入主食,不属于蔬菜。

  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是可以吃水果的,以补充维生素。

  但一般不要饭后立即进食,可以选择饭后2小时食用水果,吃的时候将水果分餐,如:一个苹果分2-4次吃完,分餐次数越多,对血糖影响越小。

微信图片_20240122094307_副本.gif

合理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脂代谢、调节体重、防止并发症的产生。糖尿病早期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就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运动最好选择在餐后1 小时进行,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球类运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微信图片_20240122094311.png

自我监测及有效护理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根治方法,因此患者对病情的自我监测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定期到医院检查

  以掌握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了解疾病控制的情况。

  防范低血糖

  如出现心慌出汗、恶心呕吐以及有明显的饥饿感等低血糖情况,应立即监测血糖变化,根据情况进食糖水,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提防酮症酸中毒

  由于各种原因停用降糖药物或饮食过量,诱发酮症酸中毒,出现倦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甚至昏迷,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微信图片_20240122094318.jpg

预防糖尿病足

  足部溃疡、坏疽等并发症,严重的可致截肢。糖尿病足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但只要早期正确预防和治疗,45%-85%的患者可以免于截肢。

  糖尿病病史超过五年或长期控制不佳的患者,如足部出现红肿、破溃,要警惕是否为糖尿病足病早期征兆。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鞋袜是否合脚、卫生、透气,防止周围神经和血管病变致足损伤,别用热水烫脚及使用电热毯、热水袋等以免烫伤。

药物治疗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正确规律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或加减药物,也不要盲目听信偏方秘方,避免上当受骗甚至危及身体健康。

内分泌代谢科简介

微信图片_20240122094324.jpg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要开展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皮肤病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昏迷)、妊娠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妊娠期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痛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疾病、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的中西医诊疗。科室开展中医多途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等中医特色治疗,获得良好疗效。定期开展糖尿病健康大讲堂,举办糖友俱乐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系统的慢性疾病管理。

  住院部地址:第二住院大楼13楼

  咨询电话:0830-3161252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