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4-16
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病科将开展“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义诊活动。
义诊活动一
时间:4月17日下午
地点:忠山院区一楼门口
义诊活动二
时间:4月18日上午
地点:龙马潭区红星街道龙桥子社区、鱼塘街道云华山社区
不能参加现场义诊的小伙伴不要着急,再给大家讲解下癌症的三级预防。
科学防癌
一级预防
对所有人进行健康教育,让民众普遍认识癌症风险,通过改善饮食、生活习惯、环境治理等去除诱发肿瘤的原因。
1.戒酒戒烟 烟草中的酸性物质是癌症重要的诱发因素;
2.合理膳食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限制食用盐腌制的食品,限制烹调时及餐桌上盐的用量;
3.生活规律 劳逸结合,放松心态,避免影响了机体器官的正常分泌及作息规律;
4.加强锻炼 控制体重,提高抵抗力;
5.定期体检 有肿瘤家族史的应定期体检筛查。
二级预防
通过对高危人群筛查和常规体检等手段,及时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病例,抓住癌症治疗的最佳时机。
1.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
如40岁以上的高危女性进行乳腺癌筛查(钼靶、彩超等);肝癌高危人群(慢性乙肝病史等)进行肝癌筛查(彩超和甲胎蛋白);肺癌高危人群(长期吸烟等)进行低剂量螺旋CT的筛查;胃癌和食管癌高危人群进行胃镜筛查等。
2.加强对易感人群的监测
对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监测。
3.肿瘤自检
对于体表可触及、可看到的部位定期进行自检,如妇女的自我乳腺检查。
4.重视危险信号
如体表或表浅可触及的肿块逐渐增大;持续性消化不良或上腹部饱胀感;久治不愈的溃疡;大便潜血、便血、血尿,持续性咳嗽、痰中带血,黑痣、疣短期内增大或色泽加深、痒、破溃等。月经期外或绝经期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等。
5.治疗癌前病变
临床上常见的癌前病变有粘膜白斑、萎缩性胃炎、胃肠道息肉、乳腺囊性增生、宫颈糜烂、老年日光性角化病、色素性干皮病、某些良性肿瘤等。
三级预防
对已经确诊的癌症患者,进行积极治疗,争取获得最佳疗效,帮助中、晚期患者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目前针对不同的肿瘤疾病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
面对癌症,人人无路可退,但通过积极预防,我们有很大几率远离癌症!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小编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