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双管齐下”,术后第一天陈奶奶的手就不麻了

百业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4-28

  近日,70岁的陈奶奶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成功接受了一项特殊手术——"臂丛神经探查松解+肩袖修补术"。这项手术不仅解除了她一个多月来的痛苦,更开创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肩部周围神经损伤联合运动损伤治疗领域的新篇章。

  一个月前,陈奶奶在家不慎摔倒,导致右肩关节脱位。虽然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复位治疗,但她的右手臂始终麻木疼痛,连简单的抬手动作都变得异常困难。眼看着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陈奶奶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求诊。

  经过详细检查,骨科副主任、运动促进健康中心主任、骨与关节外科主任李忠教授,刘俊才副教授团队发现陈奶奶的情况比想象中复杂:不仅有肩袖损伤,还合并了臂丛神经损伤。这种"双重损伤"就像电话线(神经)和弹簧(肌腱)同时出了问题,需要“双管齐下”的治疗方案。

双1.jpg

  手术团队决定采用联合手术方案,由刘俊才副教授主持手术:先像"排雷"一样仔细探查受损神经,解除压迫;再像"缝补衣服"一样修复撕裂的肩袖肌腱。整个手术过程就像在显微镜下做精细的"针线活",需要极高的精准度。

  术后第一天,陈奶奶就惊喜地发现:"手不麻了!"目前她正在康复中,医生团队会持续跟进她的恢复情况。

  这次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填补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该类手术方面的空白,也为今后更多臂丛神经损伤联合肩袖损伤等肩部复合损伤的患者提供了更精准、高效的治疗方案。

  李忠教授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肩部损伤患者越来越多。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微创、更精准的治疗方法,让患者早日重获健康生活。"

什么是臂丛神经? 

  打个比方,臂丛神经就像从颈部延伸到手臂的"电缆网络",负责传递大脑对手臂的控制信号。当这根"电缆"受损时,就会出现麻木、无力等症状。

双2.jpg

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

  臂丛神经损伤常见发病原因为头、颈、肩及上肢受到损伤,包括工伤、交通事故、产伤等均可引起臂丛神经损伤。另外,原发性或转移至臂丛附近的肿瘤也可引起臂丛神经损伤。

  1、牵拉伤:若患者被机器皮带卷入或传送带卷入致伤,可致臂丛神经损伤。

  2、对撞伤:如交通事故,可引起肩部受损,从而导致臂丛神经损伤。

  3、产伤:若婴儿体重过重,产前预估错误,孩子出生的时候难产、过度的牵拉以及使用产钳等都会造成臂丛神经损伤。

  4、其他:如颈肩部手术、颈肩部肿瘤、切割伤或枪弹伤都可致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臂丛神经损伤早期症状为上肢、胸背部出现麻木、疼痛、感觉缺失、肌肉瘫痪、皮肤温度降低以及手和手腕周围的肿胀,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肌肉萎缩、被动活动受限等症状。

  典型症状:

  上肢、胸背部出现麻木、疼痛等。

  上肢、胸背部出现感觉减退或缺失,如触觉、温觉等。

  上肢和胸背部有肌肉瘫痪,包括肩膀、肘部、手腕、手掌和手指的主动运动出现困难(感觉没劲)。

  上肢和胸背部皮肤温度略低。

  手和手腕附近肿胀。

  并发症:

  臂丛神经损伤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由于肌肉失去神经营养支持和长期功能障碍,会导致严重的肌肉萎缩;由外伤引起的臂丛神经感染会导致周围慢性神经炎症,感染蔓延附近血管会导致血管炎症。

医生简介

双3.jpg

  李忠

  骨科副主任、运动促进健康中心主任、骨与关节外科主任

  教授、医学博士、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四川省卫健委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主要从事运动损伤和骨关节损伤修复与重建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在髋、膝及肩关节置换;保髋及保膝治疗;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髌骨、肩关节复发性脱位等运动损伤;关节肿痛、关节活动障碍和骨折、关节镜微创治疗运动损伤等骨关节疾病的临床诊治和快速功能康复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对骨关节科复杂、疑难病症及急、重症病例有丰富的处理经验。对运动损伤、骨关节损伤修复与重建的基础与临床有深入研究。

双4.jpg

  刘俊才

  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

  副教授

  中国医学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保膝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西部运动医学关节镜联盟会(WASMA)委员

  中国医学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规范化培训四川省中心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运动医疗专业委员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骨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10余年,主要从事骨关节退行性疾病与运动损伤的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擅长肩、肘、腕、髋、膝、踝关节疾病的关节镜微创治疗;保髋、保膝截骨治疗;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年手术量500余台。发表医学论文80余篇,SCI 30余篇,中文核心10余篇。主持省级课题1项,主持厅、局及校级课题4项,经费50余万;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四川省医学科技二等奖2项,四川省青年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泸州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奖1项”。参编医学专著2部,获批实用新型专利6项。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文/图: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