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0-09-28
为全力落实好金融支持“六稳”“六保”工作,宜宾市江安县进一步畅通银企对接渠道,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县金融工作局会同县行政审批和非公经济局、人行江安支行等相关单位携手搭建“橙信融”金融服务平台,进一步摸清融资痛点、疏通融资堵点、解决融资难点,打造“3+”服务,推动江安县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线上+线下”,实现融资零距离、对接有实效
线上依托由人行成都分行、省发改委等部门共同搭建的“天府信用通”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在线注册、在线筛选金融产品、在线发布融资需求。银行机构及时在线进行对接并反馈,金融工作局及人行江安县支行进行在线督导。截至目前,江安县“天府信用通”注册企业用户419户,通过平台已签约贷款234笔,金额2.38亿元。
线下通过“企业报需求、行业做汇总、金融做服务”模式。
一是开展需求简便服务,企业只需提供信贷需求额度、联系人名称、联系方式,由行业主管部门或所在镇推荐转县行政审批非公经济局、县人行、县金融工作局汇总,各金融机构对接办理。
二是开展“一对一”金融对接服务,县内金融机构接到需求,实现有效对接“3个100%”:100%对信贷需求企业一对一联系(走访)对接,对符合信贷需求的企业要100%的信贷投放,对暂时不符合信贷需求的企业要100%走访到位,提供信贷培植方案。实行3张清单化管理,即:信贷清单“明白卡”,让企业明白贷款所需资料、程序、时限;对接清单“进度表”,分为意向、合作、投放清单,高效促投放;培育清单“专题化”,不同企业不同问题按“一企一策”专题形成方案培植。
三是开展金融服务“对接例会”。对确需贷款企业,需要相关部门和银行支持的,由行业部门提出,人民银行和金融工作局牵头组织各金融机构采取融资对接现场会、座谈会等线下对接方式,共同会商提出方案,切实保障融资对接实效。
“政策支持工具+金融产品超市”实现服务零距离、信贷有路径
一是用好用活金融政策支持工具,截至目前,支农支小再贷款方面,人行向江安农商银行发放支农再贷款余额1.58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为0.5亿元,江安农商银行运用支小再贷款发放的贷款平均加权利率低于5.75%;财金互动方面,指导江安工行向四川世大塑化有限公司发放防疫专项再贷款0.1亿元,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低至1.6%;江安银行金融机构发放“战疫贷”98笔,金额1.56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低于4.35%,人行向江安农商银行发放支小再贷款专用额度金额0.63亿元。江安农商银行发放“稳保贷”4笔,金额235万元,财政贴息后年利率低至4%。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信贷政策方面,截至目前,江安农村商业银行申报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激励44户,本金3462万元,江安农商银行申报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44户,本金1968万元。人行江安支行向江安农商银行成功发放普惠小微信贷支持计划资金429万元。农业融资担保方面,截至8月末,江安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向584户民营小微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融资担保在保余额3.74亿元。江安县政府向江安县农业融资担保公司注资1000万元,成立转贷资金。目前已为受疫情影响暂时还款困难的担保客户提供转贷担保超8000万元。
二是有机整合政府财政性金融扶持政策、金融机构各类金融产品,分信贷政策分产业类形成专区,打造金融产品超市。让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有效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金融产品,并与相应银行客户经理进行对接。
“工业园区中小微企业信用培育中心+融资服务”实现融资零距离、增信有方案
以争创省级信用示范园区为载体,在县工业园区设立中小微企业信用培育中心。
一是提供政银企合作交流平台,筛选确定入驻园区的金融顾问、财务顾问、法律顾问。同时收集发布园区企业融资需求信息和相关金融产品。
二是建立每周两次定期金融知识、财务知识、法律知识集中培训咨询制度。
三是开展园区企业信用培育,制定园区企业信用培育方案,并建立园区“信用培育“部门沟通协调机制,一企一策,为园区企业提供信用培育服务。目前已为四川三湘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四川圣亚凯紧固器材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一企一策”服务,培育信用意识,缓解企业融资压力。(刘朝锐)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