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从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他们从来都只有这一个答案

采风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01-01

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有这样一群一线医护人员,他们既是父母,也是子女。他们没有金刚不坏之身,他们也会感染新冠病毒,也会经历“刀片嗓”、“水泥鼻”等十大新冠酷刑。面对身体的不舒服,他们也想躺着休息,但身上的白大褂提醒着他们职业的责任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PICU:

这一次,向我们科室的年轻人学习

“我们科室本身人少,又因感染大幅减员,但必须确保科室正常医疗工作能够开展”,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主任沈兴说道。上班的时候,沈兴就感觉到嗓子有点痛,当天的核酸结果出来,果然是阳性。但由于科室倒下了不少医护人员,作为科主任的她,依然带病坚守在一线。

看到自己阳了,沈兴一点都不怕,就怕倒下没人查房、看门诊。“科室的医疗组几乎全阳,但病人一直源源不断地收进来,为了保证正常的医疗工作,高烧的医护工作者们就吃了退烧药来查房、看门诊,值夜班的时候也吃着退烧药,大家互相顶着。” 科室里年轻一代医务人员的担当让沈兴十分感动。

“我们科室在住院总和住院医之间,增设了一个大住院医的岗位,以便随时处理重症病人,” 沈兴介绍道。目前负责PICU大住院医工作的,是科室的迂艳红医生。由于科室的危重病人多,又都是小孩,当遇到需要做血液净化等特殊操作的患者时,无论多晚,迂艳红都是一对一持续监护,有时连续几天都回不了家。当有转院进来的重症病人,迂艳红也是二话不说,半夜提着转运呼吸机去很远的地方接患者。

新冠的症状来得猝不及防,虽然全身都在打寒战,手也跟着发抖,迂艳红还是抓紧时间给每一张病床的患者都下好医嘱。就算发着高烧,迂艳红也心心念念肝衰竭、肾衰竭的小孩需要做血浆置换和CRT(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我就一心想着熬过前三天就好了,现在是关键时刻,千万不能给科室增加麻烦”,她说道。

由于家不在泸州,迂艳红只能一个人悄悄地睡在值班室,沈兴经常跑去值班室了解她的情况,安慰、鼓励这位年轻的医生。“值一线班以后,我更能理解到年轻医生的辛苦,感受到他们的不易”,沈兴说。

神经外科:

“神雕大侠”们的责任与担当

12月30日,今年的最后一个周五,对很多人来说,是即将开启元旦小长假的一天。但对医务人员来说,是又一场战斗的开始。神经外科的很多医护都正经历着“喉咙吞刀片”、“冰火两重天”的新冠酷刑,阳过了的医务人员则被称作是“神雕大侠”。

虽是特殊时期,但科室的一切还在照常运转。“大家基本都是带着病坚守在一线,该看的专家门诊照常看,该手术、该急诊的,也依旧照常,” 神经外科主任陈礼刚教授介绍道。

1.jpg

神经外科明杨副教授便是其中一员。复阳后整整发了四天烧的明杨刚恢复正常体温,又马不停蹄地返岗战斗。但开台以后,他就发现自己仍然存在头晕、心慌的新冠残留症状。“我们神经外科的手术属于亚急诊手术,很多情况下不能拖太久,所以必须坚持。” 明杨说。

一旁的医务人员立即为明杨端来糖水。简单补充体力之后,麻醉师又给明杨插上氧气管以缓解头晕。“我们都是在神经周围做手术,对精细程度的要求很高,所以哪怕体力还没完全恢复,也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必须对患者负责。” 明杨解释道。

2.jpg

手术台上一站便是四五个小时,明杨全程戴着氧气管。不畏病毒、带病坚持手术,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务人员的使命与担当。“大家都很团结,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一起闯难关,一起战疫情,哪怕被强制休息,他们也只肯休息一天甚至半天,” 陈礼刚说。

我们感动于每一位西南医大附院人的应声而动,用顽强的毅力守住患者的生命健康防线。身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是这个凛冬最辛苦也是最可爱的人。如果在此期间,您遇到了这些坚持在岗位上的医务人员,请在就医过程中多一分包容,多一份理解,大家一起携手共进,共克时艰!寒冬已来,春天就在眼前!相信我们一定能熬过这场艰苦卓绝的战“疫”。

(来源: 健康西南)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