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纳溪区行政审批局:着眼窗口建设新发展 启动便民利企新引擎

采风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0-04-23

 政务服务窗口直接面对和服务群众,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服务质量、服务形象,直接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纳溪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不断创新审批模式、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品质,全力打造“纳溪政务”品牌。

 制度保障,打造“标准窗口”

 完善审批服务制度。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制定进一步完善《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制度》《窗口工作人员文明服务制度》等10余项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人员行为,真正把服务群众的行动落实到具体岗位上、展现到工作窗口上,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创建群众满意窗口。

纳溪区行政审批局:着眼窗口建设新发展  启动便民利企新引擎(图1)

 严格落实带队巡查。每天一名分管领导大股室有关人员对服务大厅进行至少2-3次的现场巡视,并由督察股人员进行不定时的随机视频监控巡查,确保大厅工作规范、高效、有序运行。

 推行办件回访。通过对办事群众和企业进行随机回访抽查,及时了解工作人员在审批过程中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办事效率等,降低工作人员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规避诸如“暗箱操作”“消极怠工”等不规范行为。

 质量支撑,打造“满意窗口”

 推行“好差评”。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将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所有窗口、所有事项纳入“好差评”评价范围,结合大厅实际,对服务态度、服务效率两个指标,按照“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进行综合评价,实现服务、事项、部门和办事群众“全覆盖”。在各窗口醒目位置设置评价器,方便办事企业和群众自主评价。

纳溪区行政审批局:着眼窗口建设新发展  启动便民利企新引擎(图2)

 开启“二维码”服务新模式。将高频事项办事指南浓缩为“二维码”,办事群众只需通过手机微信扫描,即可查询到事项的设立依据、办理时限、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咨询电话、办理地址等信息。

 推行“三零”模式。全面实施网上事项办理,对部分复杂事项的办理主动上门服务,做到服务“零跑腿”;设置“网上申报区”,提供免费打印,并免费邮寄各类证件,做到服务“零费用”;安排专职导服和代办人员,并设置志愿者服务岗,提供全流程导办服务,做到服务“零推诿”。

 创新驱动,打造“便民窗口”

 开通“综合代办”窗口。以“党建”为引领,开通“农民工返乡创业绿色通道”和“综合代办”综合服务窗口,围绕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民生事务等,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实行投资项目审批“一窗进出、全程代办”,从项目立项用地到开工建设涉及的审批专办服务。

纳溪区行政审批局:着眼窗口建设新发展  启动便民利企新引擎(图3)

 打造“无否决权”窗口。窗口工作人员对于申请人提出的需求、诉求,特别是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不明确的申请,不能简单直接地说“不行”“不可以”“办不了”等,要改“不知咋办”为“想办法办”,为申请人提供相应帮助。

 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审批。制定印发了《纳溪区行政审批告知承诺管理办法》,针对部分审批事项采取“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的方式进行审批。由申请人提供《告知承诺书》及相关材料,审查无误后,现场予以办理,进一步缩减审批时限、优化服务方式,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品质。

 文明服务,打造“温馨窗口”

 提供延时服务和预约服务。在每周双休日的星期六上午时间提供延时服务,方便办事群众周末能办事。针对部分单位、企业和群众在非工作时间遇到的特殊、紧急需办理事项及务工人员因工外出急需办理事项,可进行电话预约或现场预约,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纳溪区行政审批局:着眼窗口建设新发展  启动便民利企新引擎(图4)

 优化提升服务设施。设置了志愿者服务岗、母婴室、充电点以及“网上申报区”,配备了雨伞、老花镜、针线包等;编制了政务服务平台和手机APP使用指南、办事指南、窗口受理指南;制定了大厅办理事项清单、便民事项清单、告知承诺书等,为企业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

 创新推出“行政审批+脱贫攻坚”工作模式。针对区域内的在册贫困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及与贫困村或贫困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或帮扶关系的企业、社会组织等,在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时可享受“绿色通道”“帮办代办”“容缺受理”“告知承诺”、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一系列便民举措,做到特事特办、限时办结。(段国海  文/图)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