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扶贫产业园:泸县奇峰镇村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

采风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0-05-21

 近年来,为了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巩固扶贫脱贫成果,泸县奇峰镇着力强基础、调结构、兴产业、惠民生,在渔庆村、宝丰村两个省级贫困村建立扶贫产业园,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宝丰村:养殖小龙虾  天天有钱花

 “好大的龙虾!好多哟!” 奇峰镇宝丰村扶贫稻虾基地,驻村第一书记邓渊和驻村帮扶队员一起,正和贫困户们一起逐个拉网、取虾,大家高兴地议论着。

扶贫产业园:泸县奇峰镇村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图1)

 “建立了龙虾养殖基地,我们天天都有收入。商贩上门收购,我们在田边上就数钱。” 邓渊高兴地说。

 2019年,驻村帮扶队积极争取2018年第二批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31.64万元,在宝丰村5社建设60亩稻虾共养基地,2019年10月开始投放虾苗。受疫情的影响,2月下旬才正式上市。截至5月,已经出售小龙虾4万余元。

扶贫产业园:泸县奇峰镇村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图2)

 “什么时候喂饲料、什么时候喂药、水质达到什么标准,都给我们村集体资产公司提供技术。”邓渊说,龙虾基地解决周边农户、贫困户18户就业。

 邓渊算了一笔帐,一年一亩地产400斤龙虾,产1000斤谷子,产值1亩地达到10000块钱,60亩一年的总收入就有60万元,简直就是一个聚宝盆。

 渔庆村:水稻制种种出脱贫致富种子

 要实现高质量精准脱贫,选准产业是关键。泸县是全国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近年来,以实施国家级制种基地大县奖补政策为切入点,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等种业扶贫模式,通过委托帮扶、股份合作、促进就业、产业发展等方式与贫困户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渔庆村抓住这一机遇,鼓励贫困户依托制种公司,发展水稻制种业。

扶贫产业园:泸县奇峰镇村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图3)

扶贫产业园:泸县奇峰镇村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图4)

 在渔庆村3组,贫困户田昌华正在给种植不久的水稻制种秧苗施药、施肥。驻村帮扶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陈懋文带领农技干部现场察看生长情况,并现场示范。

 “去年,受自然灾害影响,产量较低,效益不是很好,好在买了保险。”田昌华说。去年,他以每亩每年400元流转土地,种植了水稻制种30亩,每亩产300多斤,每斤以7元价格交给公司,亩收入3000元,总收入近万元。

 渔庆村6组贫困户魏中良种植水稻制种10亩,实现收入3.2万元,成功实现脱贫。

 “通过扶贫产业园建设,激发内生动力,培育致富产业,切实将低收入群众固化在产业链上,不断提升产业扶贫的带动力和实效性,确保低收入群众稳定脱贫、长效增收。”第一书记陈懋文深有感触地说。

 扶贫产业园的建成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有力助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大幅增加。 (彭艳 曾佐然)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