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骆寓言:报社记者化身“代购”,为合江大桥镇农副产品插上“e”翅膀

人物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1-06-09

  “王嬢,有人预定买鸡咯!你那儿养的还有多少公鸡和母鸡,要平均4-5斤左右的。”一大早,骆寓言就来到她所帮扶的贫困户“王嬢”家里,帮她的同事朋友们“代购”乡村土特产。

  骆寓言是一名85后的女青年。2018年7月,她作为四川工人日报社的一名记者,被选派到泸州市合江县大桥镇高鼓山村驻村扶贫。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她,并没有被农村艰苦的条件吓退,反而更加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从刚来时的那个“外乡人”变成了今天村民嘴里亲切称呼的“小骆书记”,骆寓言与村民们的感情越来越深。

骆寓言:报社记者化身“代购”,为合江大桥镇农副产品插上“e”翅膀(图1)

  报社记者化身“代购” 打开销售新局面

  高鼓山村作为省级贫困村,各项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村民们辛苦生产的农副产品也滞销,只能在逢场天少量带到集市上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唉,我们这些没有喂饲料的鸡、鸭,都是原生态的,不比超市里面的差,就是没有人买啊!”进村入户时,听到一些村民在反映情况,骆寓言了解后,便生出一个想法,“现在大城市的人们都在寻找原生态的健康食品,而真正健康的食品却在这里滞销,为何不给大家“代购”呢?”

  说干就干,先从自己身边的同事开始。骆寓言立即向单位汇报了该情况,建议将这些原生态的健康食品推广给单位职工,让大家享受“美味”的同时,也帮助了村民们打开了销路。每逢节前,四川工人日报社都会以购代捐的方式向大桥镇高鼓山村委会采买一批鸡、鸭等土特产,当作节日福利送给报社员工,也让村民们多了一份收入。

骆寓言:报社记者化身“代购”,为合江大桥镇农副产品插上“e”翅膀(图2)

  作为贫困户的傅玉碧,家门外的树林里鸡、鸭成群,据傅玉碧统计,光是四川工人日报社一次采购,她就卖出去38只鸡,收入3900余元。农产品销售让赋闲在家的村民们,尤其是贫困户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自从上次卖掉鸡后,回家我就赶紧补了100只鸡苗,散养的鸡出栏慢,一般都要2年以上,所以我准备一批一批补鸡苗,保证鸡的出栏率。”傅玉碧高兴地说。

  时髦青年网络带货 为农副产品插上“e”翅膀

  “宝宝们,这周又有一批订购的土鸡、土鸭、蜂蜜回成都,还有没有需要订购的,尽快联系我……”微信朋友圈里、抖音视频上,骆寓言卖力地销售着村里的农副产品。她后悔地表示,自己没有早些行动起来利用网路平台搭建销售渠道。

  “这还要感谢我的娘家——四川工人日报社,在四川省总工会的指导和带领下,报社切实落实在驻点帮扶地开展‘以购代捐’行动,在节前向驻点帮扶地高鼓山村购买了一批鸡作为员工福利,我借此拍了视频,发了朋友圈,没想到效果还不错,立马周边的朋友通过微信朋友圈了解到信息后向我预定,借此趁势打开了村里农副产品的销售业务。”

骆寓言:报社记者化身“代购”,为合江大桥镇农副产品插上“e”翅膀(图3)

  在笔记本上,骆寓言认真地记录着订购信息,“李哥:4只老鸭,10斤荔枝蜜;王姐:8只母鸡,8只公鸡,4只老鸭……”据骆寓言介绍,现在为了打开村里林下跑山鸡的销路,她每周都会带上订购的鸡回成都,因为销售业务刚刚起步,快递物流还没有谈妥,毕竟销量要是上不去,成本就太高了。所以,现在她用最原始的方式,也就是挨家挨户送的方式解决着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朋友们都说让我寄,可是费用就又要上去一截,我怕因为快递费的原因,找我们购买的朋友就少了;有时候让他们来我家统一拿,我又觉得很难说出口,毕竟都是朋友,所以我只有自己贴钱免费给他们挨家挨户送去。”不过目前,骆寓言开始积极联系邮政物流,据了解邮政在物流业务这块开辟了扶贫助农优惠政策。

  基层干部成为村民“贴心人” 递交满意答卷

  合江的夏天,室外最高气温可达40度以上,高温天气对于食材保鲜是个不小的挑战,骆寓言想到了真空包装,但农村没有这样的设备条件,她就自掏腰包在村上添置了真空机、冰柜等电器,用于食物保存。趁着午后休息的时间,王泽英和邻居叶守珍来到村办公室纳凉,看着新买的真空机问到,“小骆书记,这些设备都是你买的吗?你走的时候会带走吗?”得知设备是买给村里使用,不会被带走后,王泽英喃喃地接着说道,“要是你以后回去了,我们看着机器还能想到你哩!”

骆寓言:报社记者化身“代购”,为合江大桥镇农副产品插上“e”翅膀(图4)

  骆寓言愣了一下,鼻头一酸,眼眶也湿润了,没有想到村民会这般直白地表达着不舍,“放心好了,我会常常回来看你们,成都过来也不远,4个小时就到了,高鼓山村是我第二个家呀,我吃住在这里近三年了,怎么会没有感情呢?”

  “我也不晓得她是啥子工作队队员,她来的时候我就叫她‘小骆书记’,都叫惯了,年纪轻轻的小女娃子到我们这些贫穷的地方扶贫,很不容易。她见到我们也总是笑眯眯地,说话又温柔,总是问询问我们生活有没有困难,吃住有没有问题,让我们有事随时去村办公室找她,也可以给她打电话,我们都很喜欢她哩!”聊到骆寓言,王泽英似乎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满脸笑容。

  2018年7月,刚被派驻到高鼓山村的时候,骆寓言的汽车公里数是4万余公里,现如今已突破13万余公里,弯多路窄的村道上经常看到她穿梭的身影。“王孃,你家生病的鸡,镇上兽医站下来给你看没有……”“老辈子,天气热了,下地干活注意时间哦,不要中暑了。”“傅婆婆,家里院坝的卫生要注意一下咯,又要下不了脚了。”“李正文,你和你妈妈不要一天光喝酒,你看你都下不了床了……。”

  从媒体记者到驻村干部,骆寓言切实扎根基层,致力于脱贫攻坚工作,沉下心来真抓实干,完成了从媒体记者到基层干部的蜕变,在扶贫路上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郑鑫)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