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牛滩马儿灯 茶马古道上的绝唱|追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牛滩马儿灯第四代传承人杨书效

人物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4-29

  “岁月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当我们还没来得及感恩时,时日也见不多了,昨天接好友雷天忠电话,十天前我们去拍非遗牛滩马儿灯传承人过世了,那天还高兴地即兴演唱了马儿灯的喓喓哦嗨......谁知也是阴阳相隔。珍惜人生,珍惜友情”。4月28日,摄影公益人张云飞在泸县龙文化研究院微信公众群里发出消息。

  作为一个媒体人,曾多次采访拍摄牛滩马儿灯,当然也就与马儿灯传承人杨书效相识。不禁回忆起采访杨书效的点点滴滴。

远近闻名的杨马儿

  “锣鼓打得闹沉沉,牵着宝马敬主人,自从我灯来耍后,金银满屋福满门”。2021年1月27日,“云上文化年  好看走泸县”摄制组走进牛滩镇,聚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牛滩马儿灯。

  牛滩马儿灯第四代传承人杨书效带领马儿灯队员正在明氏大院院坝里进行春节拜年活动。

杨书效表演马儿灯进社区(孙孝萍摄).jpg

杨书效表演马儿灯进社区(孙孝萍摄)

  “吆起马儿走村寨,马鞭一甩马蹄快。赶马人家马儿灯,男女老少都喜爱。祈福求财寿延添,风调雨顺满堂彩。灯戏年年唱不尽,农家岁岁庆丰年。”杨书效一说起牛滩马儿灯张口就来。

  杨书效说,他12岁起就跟随祖父、父亲学唱马儿灯,参加春节期间的拜年表演,成年后带队活跃在富顺、内江、泸州等地,成为远近闻名的“杨马儿”。

  关于马儿灯的来历,杨书效说,清朝时,湖广填四川,各地移民插占泸县。杨氏落户东大路边的牛滩场,开了一间骡马店,后来买了骡马加入马帮,运粮上成都、重庆,运盐走永宁、毕节,运布走昆明。

杨书效表演马儿灯(孙孝萍摄).jpg

杨书效表演马儿灯(孙孝萍摄)

  马帮人在单调无味的赶马路上,与马相伴、与路相恋。在驮运之余,观察公马、母马、幼马的形象,走路的步伐,用纸或布制作马头、马尾,分别套在人的身上,再配以说、唱、跳、打等,成为赶马人生活的调剂品。以马为舞,以马为歌,以马为调,伴之马锣、马鼓、马鞭唱起来,跳起来,舞起来……赶马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怨情仇在马锣声中积淀,在马儿歌中化作云烟。

  杨书效回忆说,东大路古道牛滩场旁建有多座马王庙,庙中大殿上供奉的是马头人身、人面马身的三眼马王爷像。祭台上的供品是甘蔗、胡豆、苞谷籽和马儿饲草、马料。四时以祭,春祭马王爷真身,夏祭放牧人,秋祭马社神,冬祭马步神。每年六月二十三举办马王会,城乡物资交流,民间民俗会演,唱大戏,演灯戏,以祭马王爷,保佑人畜平安、运输顺达。

  杨书效还能随口唱起马儿灯唱词:

  吆起马儿走村寨,马鞭一甩马蹄快。

  赶马人家马儿灯,男女老少都喜爱。

  祈福求财寿延添,风调雨顺满堂彩。

  灯戏年年唱不尽,农家岁岁庆丰年。

  杨书效说,《杨氏族谱》中记载,每年办马王会。会首召见各路马帮主议事,要以马儿灯戏打擂夺彩为题,一是扩大马帮运输堂口的社会影响力;二是在商会中争一席之地;三是争一个“面子”。

  东大路走滇黔,盐茶古道马帮来。溜溜马,千百年,穿行驿道下川南。

  驿铺栈房红灯亮,人住上房马添料。清早一碗豆花饭,马锣一敲上古道。

  路途生火炊烟淡,锅儿煮汤菜当饭。号子吼起灯戏演,马儿灯戏传百代。

  牛滩杨家马儿灯是泸县马帮的一块招牌,从祖上杨孝芳到杨思新、杨怀安,都是马儿灯戏的班主。无论动作设计、舞曲构思、唱调策划和表演,在方圆百里推为第一。马王会上,一亮相就艺压群芳夺得头彩。从此,杨氏马儿灯戏被确认为马王会上的保留戏曲,一直传了下来。

与时俱进的牛滩马儿灯

  2014年5月,牛滩马儿灯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杨书效成为第四代传承人。他开始在把马儿灯走进社区、学校,让牛滩马儿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021年,杨书效指导马儿灯表演(曾佐然摄).jpg

2021年,杨书效指导马儿灯表演(曾佐然摄)

  杨书效对杨家马儿灯又有了新发展,不仅借鉴幺姑灯、牛儿灯、狮灯、花灯戏之长,而且把祭祀马王爷会上的招式、唱腔、锣鼓、舞蹈作改进,尤在唱词上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并在表演中与观众互动,赢得一片叫好声。

  “对马儿灯戏的改进升级有三:一是灯舞,二是唱腔,三是说词,而唱词最关键。”杨书效说。

  牛滩马儿灯戏有许多优秀唱词和段子。如《百事顺兴马儿灯》唱忠孝仁义、耕读为家;《十二个月农家忙》唱的是生产、生活、男女情爱;《正月十五耍花灯》以拜节为话题,吉利子为主,唱个农家乐;《请客送人亲》唱的是家和万事兴、邻里和谐、平安社区等。

2021年,杨书效领着马儿灯拜年(曾佐然摄).jpg

2021年,杨书效领着马儿灯拜年(曾佐然摄)

2021年,杨书效(左二)在指导牛滩马儿灯颂党恩表演(曾佐然摄).jpg

2021年,杨书效(左二)在指导牛滩马儿灯颂党恩表演(曾佐然摄)

  杨书效根据宣传主题的不同,相同的曲调填写不同的词,让马儿灯与时俱进。最为典型的当数,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杨书效创作了《马儿灯唱起颂党恩》:

  吉利子:锣鼓敲得咚咚响,  马儿灯唱起歌颂党。

       今年母亲一百岁,  儿孙陌陌喜洋洋。

  唱:四句腔

  马儿一吼声震天,扬鞭催马脚板翻。

  心中歌儿几大萝,共产党的恩情唱不完。

  濑溪河边泪涟涟,猪市坡上光滩滩。

  穷苦人家都饿饭,旧社会的日子真苦难。

  共产党来了把身翻,牛滩人民见了天。

  当家作主分土田,日子越过越美满。

  唱:帮平调    

  领:天上有朵云,帮:云又清。

  领:牛滩山水,  帮:醉到人。

  领:小伙儿多潇洒,帮:姑娘儿硬矫情。

  领:家家都和睦,帮:户户讲文明。

  领:一年上了,帮:一层楼。

  领:小康生活,帮:安逸得很。

  唱:帮长调

  领:建党一百年,帮:笑开颜。

  领:满怀豪情,帮:颂党恩。

  领:鲜艳党旗,帮:红艳艳。

  领:光辉照耀,帮:大牛滩。

  领:改革开放,帮:换了新天。

  领:和谐歌声,帮:飘过山川。

  领:生姜白,帮:火葱鲜。

  领:黄阁洞的梨儿,帮:咪咪甜。

  领:牛滩的非遗,帮:安逸得板。

  领:优秀文化,帮:代代传。

  领:马儿灯舞,帮:荷花龙转。

  领:党的领导,帮:好美满。

  领:人民的江山,帮:万万年。

  如今,故人已逝,传承路远!

  “泸县牛滩马儿灯,祖辈传承走乡里。村村唱得万家福,耍灯齐颂新农村。

  堂鼓一敲大锣响,文化下乡马穿花。平腔一声百事畅,传统灯戏梅花香。

  马帮芭蕾古遗产,推陈出新百花妍。传习继承贵当代,民间百戏后人传。”

 (曾佐然)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