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这场直播,信息量大!

头条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2-10-30

10月28日上午,泸州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凌做客“民心守护”工程《有话请您说》泸州市网络问政平台新闻会客厅直播间,与网友们作了亲切交流,对网友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21.jpg

问:泸州文化广电旅游对外宣传推广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李凌:成立新媒体联盟——泸州文旅抖音联盟,不断创新实用管用的宣传推广方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尝试推出“每日一图”文旅海报300余张,并一直坚持下来;策划“最泸州”“川剧宣传月”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来川视察的足迹,推出“在泸州·品苏轼”“在泸州·话长江”“在泸州·品佳酿”等短视频20多集,“在泸州”系列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超200万。

创新拍摄“文旅局长说文旅”视频8期,其中,携手泸州城市宣传官川香秋月(吴秋月)拍摄的“文旅局长说文旅”点赞量突破14万,播放量超过500万次。牵头建立川南渝西文化旅游宣传营销联盟,推动川南四市旅行社抱团联动,联合重庆江津区共建区域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6月,泸州文旅综合传播力指数进入全省前十,8月,泸州文旅综合传播力指数进入全省第二,9月,“文旅泸州”微信、微博、头条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同时跻身全省“安逸新媒体传播力指数——四川市州文旅榜”前10,综合传播力指数跃居全省第一。

加强与中央媒体合作,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8月份播出《2022中国夜市全攻略:四川泸州》(时长23分33秒),《经济半小时》栏目9月份播出《小竹子孕育大财富》,综合报道泸州竹旅融合(时长10分35秒),进一步提升泸州城市品牌对外传播力。

同时,我们还积极借助中国国际旅交会、重庆文旅消费节等重要国内重要旅游节会,宣传推广泸州文旅资源、特色旅游商品以及文创产品。

问:通过哪些新媒体平台可以更好了解泸州文化旅游工作?

李凌:我们开通了“文旅泸州”微信、微博、抖音、头条、视频号等5个文旅宣传新媒体平台,以视频、推文等形式对泸州文旅资讯、文旅资源等进行全面及时发布。

问:听说合江神臂城要搞考古发掘了,是不是真的?

李凌:目前,我们编制了《神臂城遗址保护规划》和《神臂城遗址文化旅游保护利用规划》,统筹遗址保护展示和文旅融合利用。同时,我们邀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启动了“神臂城”遗址考古勘探工作,为下一步神臂城考古发掘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好前期基础工作,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神臂城”遗址已成为泸州打造“长江经济文化带”“泸东新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市将参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相关要求,继续推进“神臂城”遗址考古工作。

问:现在博物馆很火,我也想多带我的娃娃去博物馆看看,我们泸州有哪些值 得打卡的博物馆呢?

李凌:现已建成备案博物馆21家,储备有乡史村史博物馆16家。

泸州博物馆群主题丰富,如果您想了解“大泸州”可以去泸州市博物馆;如果您想了解我们泸州独特的汉代石刻、宋代石刻,那一定要去去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合江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如果您想了解泸州的传统建筑、民风民俗,泸县屈氏庄园和叙永春秋祠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最有泸州特色的泸州老窖博物馆、川剧“泸州河”博物馆等等,都值得您带上家人孩子去打卡。

问:有市民不大了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您能做一个解答吗?

李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及其他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问: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依据?

李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相关规定,符合相关申报条件的项目,可以向属地区县文化主管部门进行申报。

问:目前我市有哪些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凌:泸州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项,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51项,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20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名(其中,白酒酿制技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人,居全国市州第一)。

最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公布了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名单,泸州老窖景区入选非遗旅游景区项目(全省仅8个)。

问:泸州有哪些文旅消费新场景?

李凌:今年全力推进全系统124个项目建设,21个全省重点文旅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30.146亿元、完成率65.2%(超进度完成)。推出了一批消费新场景,如鱼子溪、这有光、天展温泉、龙湖水香、罗汉林、郎酒庄园、龙挂山半山云舍等,郎酒小镇酒旅融合去在今年8月被评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问:今年的高温让泸州避暑地火起来了,请问泸州山地避暑度假产业怎么发展?

李凌:我市今年专门编制了《泸州市山地避暑度假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指导全市山地避暑度假产业发展。

据资源普查,泸州南翼地区有生态康养四、五级资源75个,其中,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区域占比43.5%。山地避暑度假资源富集区域度假项目29个、总投资371亿元,具备运营接待条件的7个山地避暑点位(古蔺黄荆老林、大黑洞景区、大寨,叙永罗汉林、仙草湖、画稿溪、来龙湖)共有接待床位3500多个。

未来3—5年,山地康养与避暑度假旅游产业的融合,对“南翼”地区乃至泸州市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将日趋凸显。

问:我市白酒文化如何和旅游结合,打造白酒文化旅游项目?

李凌:目前,“郎酒小镇酒旅融合集聚区”已成功创建为第二批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川南唯一)。“泸州长江上游古码头及历史街区保护项目”进入全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征求意见稿)》重点项目库(全省仅6个)

一是打造学士山片区城市有机更新项目。实施学士山公园建设、宝莲街—蒋兆和故居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工程、白酒历史文化消费场景营造、长江生态修复工程(转角店至江都花园段)等。

二是打造飘香酒谷。我们紧紧围绕极具泸州特点、酒城特色的定位,梳理泸州历史文化脉络,积极营造“泸州城市人文美学会客厅”。

三是打造郎酒龙马酒庄。这是郎酒体现酒旅融合发展的重要项目,分为郎酒泸州浓酱兼香产区和郎嘉陶艺小镇,由郎酒集团牵头打造,占地4000余亩,计划投资110亿元,预计2025年全面建成。

问:我市目前建有哪些24小时城市书房?可提供哪些服务?

李凌:全市已建成21个24小时城市书房,阅览坐席达1402座,藏书10万余册,服务面积4259平方米,有效地拓展了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为群众就近阅读学习带来极大便利,助力泸州获评全省“书香城市”。

主城区的城市书房有9间,分布在市图书馆、体育生态园、摩尔商城、江阳区教培中心、百子图文化长廊、三星街、“这有光”、28度泉酒店、宇华豪庭小区等点位。

问:请问今年泸州市打造了哪些文艺精品?可以通过什么渠道观看呢?

李凌:围绕党的二十大召开、四渡赤水等主题主线,我们精心打造川剧《潮起大江》《赤水河畔》、话剧《赤水河上的密电码》等原创剧目21部,开展巡演70余场。

其中,川剧《赤水河畔》亮相四川省第二届“剧美天府”优秀剧目展演,获得全省艺术基金50万元。

原创现代川剧《战友情》是全省唯一参加中国戏剧小梅花现场展演的川剧剧目(前25届均无川剧参加现场展演),并获得“小梅花集体节目奖”(泸州市首次获此荣誉)。

问:市文化馆开设了哪些公益培训班?如何参加?

李凌:市文化馆全年共开设了美术、书法、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等10余个门类800余班次的公益培训班,共分春秋两期办学。市文化馆坚持错延时服务机制,周一至周日9:00-20:00均开设班次(开放时间包括下班时间、周末节假日)。市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文旅泸州”或拨打电话0830-3120570咨询。

问:太平、二郎是红军四渡赤水非常重要的渡口,下一步准备怎么建设?

李凌:我们将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度,加快实施太平——二郎红军长征历史步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太平二郎核心展示园、太平镇红军驻地旧址修缮工程、太平“四渡赤水”红色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等项目,推动石厢子、五通山等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建设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经典目的地。

问: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后,泸州都有哪些显著变化?

李凌:江阳区是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之一,作为泸州中心城区,被评为天府旅游名县这一年来,在政策、资金等支持下,文旅与农业、工业、商贸等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在经济效益上有新提升。2021年,江阳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6.19亿元,同比增长22.06%,接待游客1112.36万人次,同比增长30.87%。今年上半年,全区旅游经济持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接待游客659.43万人次,同比增长12.59%,旅游综合收入67.08亿元,同比增长14.73%。

二是旅游服务上有新优化。江阳的旅游基础设施硬件和公共信息服务软件都实现了提质,投入专项资金13亿元,深入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十大提升工程,打造重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6个。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推进智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实现‘一部手机游江阳’,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顺畅的出行体验。

三是品牌打造上有新成效。充分利用泸州老窖等35处文保单位、分水岭油纸伞等37项非遗资源优势,提档升级现有7个A级景区。目前已成功举办第七届张坝桂圆文化旅游节,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等多个重要节会。发展新“夜”态。打造出集娱乐演艺、美食、住宿等多种新消费业态,内涵和颜值兼具的泸州市第一批“醉美泸州文旅消费新场景”渔子溪生态湿地公园灯光璀璨,游人如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耕“旅游+”产业链,深度推进农商文旅体教跨界融合发展,健康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新兴产业不断兴起。

四是发展后劲上有新动能。投入专项资金41亿元,实施中国酒城·长江生态旅游带(江阳段)、江阳文体中心等重大文旅项目11个,以大项目带动大投资。如今,张坝桂圆林景区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分水岭镇董允坝村成功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泸州老窖则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江阳区正在打造更具辨识度、更有传播力的“酒城之心”文旅品牌。

今年纳溪区创成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合江县创成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形成了2个命名县+2个候选县+2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格局,将有力推动全市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问:推进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文化旅游部门主要做了哪些事情?

李凌:一是推动文旅市场共建共享,促进两地文化旅游发展。积极推进泸渝毗邻地区的玉蟾山石刻文化旅游区、尧坝古镇、龙挂山等核心景区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为两地游客量身打造旅游环线和文旅产品,提振旅游市场,促进泸渝两地游客互送、市场互补。

二是助力农旅资源互融,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区。推动泸县、合江县与毗邻的江津区、永川区在农旅产业领域深度合作。以G246沿线优质粮油种植为突破点,构建“一廊一带一园区”体系,规划建设“醉美十里稻花香”、“十里高粱红”、“十里菜花黄”等农文旅品牌,大力打造“巴蜀鱼米之乡”核心示范区,建设川南渝西特色农业乡村旅游观光带。

三是搭建合作机制和平台,推动协同深度合作。牵头成立川南渝西文化旅游营销联盟,联合推介川南渝西大竹林风景精品旅游环线,联合推出9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推动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联合江津、永川等地区共同举办了“共建双城经济圈书画联展”等文化活动10余场次。加强旅游交流合作,开展泸州、江津、永川景区门票互惠活动。

(来源:文旅泸州-泸州新闻网)

编辑:邱果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