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城市医学名片】除了酒之外,泸州还有什么?

头条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2-11-04

  “浓香鼻祖,酒中泰斗”。

  一提到泸州,很多人会想到飘香万里的泸州老窖,传承千年的酿造工艺传承,让泸州老窖成为一张亮眼的“城市名片”。

  今天的泸州,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中心城市,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商贸物流中心;更是辐射带动和服务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发展重要的经济中心,承担起了共建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重任。

  那么,今天的泸州,除了酒之外,还有什么?

1.jpg

  本期「城市医学名片」,医学Plus编辑独家专访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江涌,一起听听这位土生土长在泸州 的“医二代”,如何筑好医疗高地,服务于川渝滇黔区域发展经济中心的6000万群众。

  听他讲一讲,泸医人们,如何让“泸州医专”异军突起,历时70余年,依托自身特色鲜明的战略和高质量建设,脱胎孕育出全新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为川渝滇黔结合部最重要的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出一张崭新的“城市医学名片”。

2.jpg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 江涌

  建“健康生态圈”、强“医疗资源链”

  “高精尖优”四维发展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地处成渝双城经济圈中间位置,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四省(市)结合区域,“1小时经济圈”覆盖周边10个地级市。

  “地处这样的区域是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江涌坦言,“我们地处川渝滇黔结合部辐射6000万群众,但同时也毗邻成都和重庆两大省会城市,又靠近华西这样的优质医疗资源。如何破局,做6000万群众‘触手可及’的医疗中心?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3.jpg

  对此,医院确立四大发展维度——在技术与服务上向“高精尖优”发展。

  专科百花齐放,建“健康生态圈” 

  医院拥有1个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四川省重点(培育)学科、26个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四川省中医重点专科,形成各专科“全面开花”的态势。

  以神经外科为例,科室整合核医学、影像科、病理科、神经内科等优势学科,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团队,针对颅脑创伤、脑血管病及脑肿瘤等一系列疾病进行治疗。

  医院全面开展脑卒中救治及研究,使区域内的脑卒中患者都能得到有效“同质化”救治。目前,医院脑血管病专科已入选国家发改委“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也连续三年获得“优秀数据管理卒中中心”称号,获批 “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4.jpg

  跨国合作破局,强“医疗资源链”

  如何全面打破地域限制?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选择的道路是“走向国际”。

5.jpg

  2015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职聘请德国妇产科医院主任协会主席、妇科及乳腺外科专家塔希曼教授以及弗莱堡大学医院临床化学部主任、临床生化学家威兰教授,补齐学科发展的短板,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2017年起,医院创新成立独立于妇科、乳腺外科的中德乳腺疾病综合医疗部、中德妇科肿瘤病房。

  2018年12月,挂牌四川省妇科及乳腺疾病治疗中心,“中德医疗改革合作—四川省妇科及乳腺疾病治疗中心”项目连续2年入选科技部外国专家引进项目,获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国家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6.jpg

  2020年10月,在医院全力推进下,中德双方探索出妇科“门诊一体化”诊疗模式,这是医院在“中德”合作的引领下实施的又一项创新举措。此模式以德国诊疗模式为蓝本,将把门诊作为了诊疗重心,病人的问诊、辅助检查、手术评估、日间手术、复查回访均在门诊完成,缩短病人就诊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了病人的医疗费用。

7.jpg

  “三板斧”破人才魔咒,“引凤来”立人才高地

  因为地域的限制,在泸州建医院,吸引优秀人才是一件吃力的事。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却打破“人才引进魔咒”,通过“引进来、送出去、修内功”的策略,让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为省内数一数二的“医学人才高地”:

  精准引进高端人才

  近年来,医院出台《人才引进管理办法》与《客座教授管理办法》等政策,博士总人数从2016年年底的140人,增加至2022年3月底的309人。除了全职聘请塔希曼教授团队外,医院还柔性引进了陈孝平等56名客座教授。

  “双计划”推进,补齐人才短板

  针对高端科研人才培养,医院制定了“攀登计划”,同时针对青年科研人才培养制定了“青苗计划”,分梯队进行人才培养。2021年,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正式获批成为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补齐了临床医学院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短板。

  强资源链,搭建人才互通高速路

  医院努力创造优秀的青年医师去国际知名大学或医学研究中心深造读博的机会,目前,医院有18人通过“中德”项目赴德国攻读医学博士。自2017年起,医院共派出47次赴德国培训进修,打造了“泸州—德国”人才互通的高速通道。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医院的奋斗者撑腰。”访谈中,江涌表示,这是医院一直以来致力发展的方向,“我们要让优秀人才通过医院科室的平台,实现突破,创造‘奇迹’。”

(来源:健康西南 文/图 综合整理)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