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0-10-07
猫儿寨,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水心坝村、金银村、南棚村交界处,占地面积20亩左右,历经300多年历史变迁,东西南北四个寨门仅有一个被保存下来,城墙破败,残垣断壁。随着原住民陆续外迁,寨里只有寥寥几户村民。
因其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底蕴厚重,吸引众多游客前去“打卡”。
9月26日,周末的猫儿寨迎来了一批徒步爱好者。
从白马镇渡口坐船过沱江,上岸后往下游走近三公里左右,直通猫儿寨所在的山体背后,沿途是平坦的河滩地,当地人称水心坝,水心坝产的白萝卜以其口感清甜化渣出名。途中经过一片桂圆树林,据当地人介绍,有几十株桂圆树的树龄都在百年以上,每年依然硕果累累。河滩地的尽头高耸着一道天然屏障,那就是猫儿寨了。
猫儿寨立于山崖之上,山上植被丰富,郁郁葱葱,山路长满苔藓,铺上一层厚厚的落叶,几声虫鸣鸟叫,更衬托出山寨的幽静。
因秋雨频繁,坡陡路窄,苔藓湿滑,不时有人摔倒,又爬起来继续前行。大家沿着一条长满杂草的羊肠小道艰难前行,气喘吁吁登上最高点。山寨不大,唯一保存下来的一道寨门摇摇欲坠,寨墙也是残垣断壁,唯有几块巨石依稀能看出昔日的辉煌。
“猫儿寨是以前当地曾氏家族的地盘,曾氏家族以前是这里的产糖大户,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防止土匪侵袭而修建寨墙,寨子里有大小池塘五六个,基本是取石修寨墙留下的坑形成的池塘。解放初期,这里还办了一所农业高中,文化大革命前又办了农业初中。”内江市文史爱好者石远学介绍。
据说,寨子坝上那所高中学校,当年被称为校农场,有四个高中班,学校教学器材齐全,师资力量雄厚,不少学生品学兼优,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市民郑晓文当年在山寨读书学习,他说,当时山上只有两口水井,只够50余人饮用,学生们经常排着长龙从山上下来,从江中取水回去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有一段时间暂居茂糖,与猫儿寨隔江相望。时隔几十年登上猫儿寨,恍如隔世。
辗转到了后山,那里是一条已经被废弃的小道,下面有两口古老的井,周边也长满青苔和灌木,看来已经很久没有人到此取水了。如今,方园十里的寨子上还住有5户农家,当地政府为他们安装了自来水,他们在寨子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从后山下来,出现在眼前的是水心坝新农村,家家都是小洋楼,与山上的情景截然不同。
“沿途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听山风吹拂,树林沙沙作响,到这里走一趟,可以净化心灵。”退休市民王庆在游览后感叹。
(来源:最内江)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