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稻虾共生,错峰上市,泸县推广双稻双虾打造鱼米之乡

图说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1-02-25

  2月23日一大早,泸县玄滩镇石鹅沟村的稻虾养殖大户苟礼彬一家人就忙碌起来,在自己的龙虾养殖基地里来回收网取虾。

稻虾共生,错峰上市,泸县推广双稻双虾打造鱼米之乡(图1)

稻虾共生,错峰上市,泸县推广双稻双虾打造鱼米之乡(图2)

分捡小龙虾

  错峰早上市 史上最高开盘价

  “今天有100多斤小龙虾,按照个头的大小分捡装好后,大虾52元,中虾36元,虾苗25元。专合社在田边上就收购了。”苟礼彬高兴地说。腊月二十九都在卖,春节只休息两天。正月初二就开始上市销售,随着气温的升高,产量也从几十斤到几百斤。

稻虾共生,错峰上市,泸县推广双稻双虾打造鱼米之乡(图3)

捕捞捉小龙虾

稻虾共生,错峰上市,泸县推广双稻双虾打造鱼米之乡(图4)

捕捉小龙虾

  “稻虾养殖效益可以,每亩的纯利润在5000元以上。”苟礼彬的父亲坦言。2018年初,苟礼彬父子流转40亩土地开始了稻虾立体种养。当年,他就收获了三季的小龙虾,每亩稻田平均收获小龙虾400斤,产稻谷1000斤,稻与虾每亩总收入一万多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虽然上市早,但这些小龙虾大、中虾(每只重量都在六——九钱)才值钱。”泸县海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大伦说,“今天我们收购了1000多斤,空运发往上海和广州。”

   “泸县小龙虾赚不赚钱就看这一个月。今年小龙虾上市时间比往年早了十天至半个月,主要因为近两个月气温持续偏高。”高大伦说,泸县属于一年四季都可以捕捞的地区,而小龙虾主产区湖北等省份要4、5月份才市,刚好错峰上市,赢得了先机。

稻虾共生,错峰上市,泸县推广双稻双虾打造鱼米之乡(图5)

张德明讲解技术

  泸县海牧专业合作社是泸县最大的一家稻虾共作农业综合体组织,拥有会员20126名,辐射带动发展稻虾立体养殖10万多亩。专合社常年免费为会员提供小龙虾养殖的全套养殖和管理技术,为会员搭建统一的购销平台、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保证了养殖户的利益不受影响。

  “按农户自留70%,30%出售来估算,去年可进入市场的稻谷有2100万斤,按每斤稻谷增加1元来计算,农户可增加收入2100万元。”高大伦说。

  去年,泸县海牧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社员种植“晶两优510”“宜香优2115”和最适宜“稻虾共作”的优质专用稻谷品种“美香占2号”“象牙占”,成功注册了“海牧”“虾籼谷”等稻虾大米商标,与泸州金土地公司加工厂合作,按国家一级米规格生产,由专合社统一线上线下进行销售,并按照等级定价为8—15元/斤,普遍高于市场上其它品种。

  推广双稻双虾  打造鱼米之乡

  “今年起,每年将选取稻田资源丰富的10个县实施1000万元鱼米之乡建设项目,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泸县农业农村局水产渔政股股长张德明动员说。

稻虾共生,错峰上市,泸县推广双稻双虾打造鱼米之乡(图6)

泸县鱼米之乡培训会

  2月23日,泸县鱼米之乡建设技术现场会在泸县海牧专业合作社召开,全县60多户小龙虾养殖专业户聚集一起,共商推广双稻双虾养殖模式,打造全省鱼米之乡。

  “泸县地处川南,年平均气温有18.1C,有60万亩冬水田,龙虾养殖期长达10个月,与湖北等地相比,有明显的时间优势。”张德明分析说,现在市场龙虾需求量大,发展稻虾养殖真的是一地多用、一举多得、一季多收的双赢增收好路子。

稻虾共生,错峰上市,泸县推广双稻双虾打造鱼米之乡(图7)

双稻双收技术培训会

  “我们现在坚持以稻为主、以虾增收,推广‘中稻+再生稻,小龙虾+台湾大头虾’的双季稻两种虾稻养殖模式。”张德明介绍说。4月中旬至10月上旬,是湖北等小龙虾上市的主要季节,泸县就改养了价值更大的台湾大头虾。因台湾大头虾过不了冬,所以10月下旬至第二年4月上旬,当地又养殖小龙虾,而且比湖北的小龙虾上市还早。

  “虾好养,米好卖。”张德明说,泸县通过试点,可以实现亩产300斤小龙虾、实现产值6000元,亩产200斤台湾大头虾实现产值8000元。两种虾一年能收入1.4万元,中稻亩产1000斤,再生稻亩产300斤,稻谷亩收入可达1500元,稻虾1亩地收入达到1.5万元。

  “泸县正利用全省鱼米之乡建设的契机,将继续按照政府引导、业主经营的市场运作方式,带动稻虾共作,发展餐饮、电商物流产业、科学研发等,促进三产业融合。”张德明十分看好稻虾养殖前景,泸县目前已有10余家稻虾养殖专合社,120家稻虾养殖家庭农场,稻虾养殖面积已达10万亩。泸县在二至三年内计划发展稻虾共作30万亩,实现小龙虾产量3万吨,按每斤25元计算,每年可为泸县农业增收15亿元以上。(范万友 曾佐然)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