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2-02
熬制鸡汤,是泸县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喝一碗鸡汤,暖胃又暖心。怎么炖一锅让人满意的鸡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秘诀。
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在泸县云龙镇观音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观音场月母鸡汤非遗制作传习所一派热闹的场景。
一大早,观音月母鸡汤厨师孙宗仁就忙碌起来,杀鸡、分割、炖汤、煨鸡。
“取最简单的食材,用最原始的方法,做最纯粹的鸡汤,这是观音月母鸡汤非遗传承几代人的理念。”师傅孙宗仁说。
“鸡汤主要用料是鸡,这个鸡是我们当地农户喂养的, 都是喂养的一年多的鸡。我们月母鸡汤的辅料有10余种,最主要就是当地特有的水手香。”师傅孙宗仁介绍说。
相传,观音月母鸡汤的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朝末年,最初熬制月母鸡汤是针对孕产妇调养身体所需,经过代代传承,已成为当地特别受欢迎的滋补类美食。
月母鸡汤选取最地道的食材,用最传统的制作工艺,加入祖传中草药营养配方,熬炖出的鸡汤色泽清澈、原汁原味、清香爽口,营养丰富,深受广大食客喜爱,观音场月母鸡汤的美誉也得到口口相传。
“熬制月母鸡汤看似简单,其中却大有诀窍。”孙宗仁说,制作鸡汤第一步需要刀功墩法,刀功上要把鸡体分为头颈、胸脯、背脊、翅、腿等部位单独分放,根据各部位确定下汤的时间。
孙宗仁将加入了生姜、随手香、红枣、枸杞等辅料的辅材包放水中煮,水烧开后再放入鸡肉,为了扩大汤汁与辅材的融合,不仅要在食材选用、刀工下功夫,在火候上更有教科书一般的严格,巧用文火、文武火、武火,精准把握熬制时间,因此其制作技艺全是手工操作,凭积累的经验掌握火候,是其他现代技术无法替代的传统技艺。
“在熬制过程中,加入我们当地的一些辅材,比如说随手香、老姜、红枣、枸杞等一些辅材。”孙宗仁介绍说,在熬制过程中,要讲究火候,最开始是用武火,用武火把那个汤烧开,烧开以后下鸡肉,鸡肉下下去以后可以打那个鸡肉骨髓里面煨出的那个泡沫,打干净以后,然后再选用文火,文火再慢慢地慢炖,这样炖出来的鸡汤,才能清澈见底、飘香四溢的,客人才喜爱。
“品尝到观音月母鸡汤,确实很好吃,鸡肉细腻不柴,鸡汤也很鲜香,我们经常都在这儿吃,确实是冬天的一道滋补佳肴,也是我们地方的特色美食。”市民李先生说。
月母鸡汤经过多年传承发展,口味与时俱进,老少皆宜、是川南传统饮食佳肴中的上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川南非遗美食中独树旗帜的一种。(曾佐然 陈磊 辛宇)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