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扩散】一顿牛油火锅,泸州嬢嬢胆囊遭戳脱!

万象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12-15

  “这个毛肚好吃,再来一盘……”  

  一顿火锅  胆囊不保

  近日,米嬢嬢和家人聚餐,吃了一顿牛油火锅,当晚就出现腹部疼痛的症状,难以忍受。

  第二天到医院做了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已经增大到11.2*4.1cm,胆囊内多发结石,诊断为胆囊结石引起的急性胆囊炎。医生建议切除胆囊。

微信图片_20231215102553.png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肝胆胰外科郭勇副教授与米嬢嬢及家属沟通并取得同意后,肝胆胰外科团队为米嬢嬢实施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切开胆囊后发现部分胆囊已坏疽,炎症较重。

  术后,米嬢嬢疼痛明显缓解,康复期间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以中药塌渍及中药热奄包治疗,消肿止痛、疏通经络,现已康复出院。

微信图片_20231215102558.jpg

  陆昌友

  肝胆胰外科

  教授,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主任

  擅长诊治肝癌、肝血管瘤、肝内外胆管结石、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重症胰腺炎等肝胆胰外科复杂疑难病症。率先开展单孔腹腔镜肝切除、胆囊切除术等多种手术。擅长全腹腔镜下(精准解剖性肝切除、胆管癌及胆囊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高难度微创手术。

  城北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胆囊有两大功能,包括消化和免疫。

  胆汁由肝细胞分泌,每天产量约800ml-1200ml,有多种成分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

  要明白的是,胆囊不分泌胆汁。胆囊的本质,可以说就是一个“仓库”,将肝脏分泌的胆汁“入库”存储,在需要的时候再“运出”使用。
当我们进食时,胆囊就会把大量的胆汁排到十二指肠,促进脂肪的消化分解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

微信图片_20231215102720.png

胆结石是如何形成的?

  当肝脏出现病变,被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缠身时,胆囊就危险了。此时胆汁中的胆固醇、胆红素会超标,多出来的变成结晶,像沙子一样沉积在胆囊或者胆管内部,堆积成“胆结石”。

  猛吃和不吃,都会导致胆结石

  猛吃高脂肪、高油、高盐、高胆固醇的食物会让胆固醇升高,变成晶体,产生胆结石。

  长期禁食,使用肠外营养也会导致胆汁淤积,在胆囊中存留时间延长,可导致胆汁过度浓缩(胆固醇浓度过高),进而促进结石形成。

微信图片_20231215102726.png

哪些人容易患胆结石?

  1.体重快速减轻者

  胆结石的形成与饮食相关,采取极低热量饮食(腾食热量低于800 kcal/d)或胃旁路术后体重快速下降的患者,其胆结石形成率会比较高。

  2.肥胖人群

  身体肥胖的人尤其是妇女,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较高,胆固醇的分泌合成也较高,容易形成胆结石。

  多次妊娠的妇女也容易患胆结石,怀孕会让胆汁中的胆固醇的浓度增加,怀孕时腹部压力增加影响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变大无法排出胆汁,胆汁长时间停留在胆囊内容易形成结石。

  3.长期吃素者

  素食者摄入卵磷脂不足,且素食中过多的纤维素妨碍了胆汁酸的吸收,使胆汁中的胆盐浓度下降,卵磷脂与胆盐不足导致比例失调也会促使形成结石。

  4.长期用药者

  某些药物,常见如贝特类药物、头孢曲松、生长抑素类似物、雌激素和口服避孕药,都可促进胆石症形成。

微信图片_20231215102734.png

  许多胆结石没有症状不需要就医,但胆结石反复发作、持续堵塞通路就可能发展为急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等急重症,可表现为各种症状,包括剧烈腹痛、发热、寒战和黄疸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反复的胆石症也可引发胆囊炎反复发作,常常表现为腹胀、腹痛、厌食,还可能出现胆囊穿孔、胆囊积脓等问题,为了不让病情恶化,免不了要”割以永治”。

微信图片_20231215102741.png

我们能做些什么,保护胆囊?

  1.拒绝油腻

  一般来说油腻的东西,往往伴随大量脂肪。要预防看不见的脂肪过分摄入,那么看得见的脂肪最好少吃,如肥肉、荤油等。

  2.少喝酒,多饮水

  戒酒可减少对胆囊的不良刺激。

  3.按时吃饭

  一日三餐,营养均衡。膳食中饱和脂肪的含量应低,纤维和钙的含量应高。按时进餐可促进胆囊排空,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减轻胆汁淤积。

  4.合理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但减重应循序渐进(<1.5 kg/月),以降低胆汁淤滞引起胆泥形成的风险。因热量摄入极低或减肥手术而快速减重者每日摄入脂肪不应低于7g-10g,以确保胆囊收缩和胆汁循环功能良好。

  5.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平常要注意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游泳或者跑步,能够减少身体肥胖的现象,避免出现胆囊炎或者胆囊结石。

  6.部分患者可考虑药物治疗

  使用他汀类药物、熊去氧胆酸、维生素C有可能会降低胆石病风险,但需要医生指导。

  有胆结石了也无需紧张,不是所有得了胆结石的人都要做胆囊切除手术。

  大部分得胆结石的人不会出现症状,如果这种无症状状态一直持续,并不会影响肝脏、胆囊和胰腺正常工作,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如果出现疼痛严重、反复发作、胆囊壁逐渐增厚达4毫米及以上或胆囊萎缩等,影响到正常生活,就可能需要切除胆囊。

  就算不得不切除,也不必过于焦虑,因为胆囊切除手术后,一般对身体无明显影响。胆囊切除后,胆汁随着时间变化,一般2-3月后胆管会代偿性扩张,从而储存在胆管中,起到部分胆囊的作用,那时即可基本正常饮食。

  为了减少因手术、胆管病变等因素,导致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如上腹或者右上腹不适、腹胀、腹泻等,患者手术后后,短期内应清淡饮食,改善生活习惯,让人体适应一段时间,遇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即可。

  总之,护胆要从好好吃饭开始,让胆和自己都健健康康的。

  肝胆胰外科就诊攻略:

  门诊地点城北门诊303诊室
  住院部地址第三住院大楼20楼
  医生办公室电话:0830-3160969护士站电话:0830-2672668

肝胆胰外科

微信图片_20231215102756.jpg

微信图片_20231215102819.png

微信图片_20231215102825.png

  ★国家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科室
  ★腹腔镜技术培训基地科室拥有新型超声刀、电子胆道镜、3D/荧光超高清腹腔镜、液电碎石仪、肿瘤射频消融治疗仪、十二指肠镜等大批先进设备。主要诊治病种包括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肝内外胆管结石、肝破裂等肝脏疾病: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先天性胆管囊肿、胆囊癌、胆管癌、十二指肠肿瘤等胆道疾病:急慢性及重症胰腺炎、胰管结石、胰腺癌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胰腺疾病以及上消化道出血、脾大脾功能亢进、脾破裂、脾脏肿瘤等脾及门静脉高压症疾病。科室在肝胆胰脾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常规开展了一系列开腹及腹腔镜高难度复杂手术:腹腔镜解剖性肝叶/半肝切除、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腹腔镜复杂多次胆道手术、腹腔镜胆囊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腹腔镜脾脏(脾部分)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以及单孔腹腔镜技术如胆囊切除术等。针对肝胆胰肿瘤患者,科室开展了术前术后辅以介入、化疗、免疫及靶向药物等综合性、个体化治疗,并充分发挥中药及中医特色技术优势在围手术期的运用,提升了患者的救治率。

  肝胆胰外科门诊地点:城北门诊303诊室

  住院部地址:第三住院大楼20楼

  医生办公室电话:0830-3160969

  护士站电话:0830-2672668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