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没想到!内江这个“老古董”上竟刻有明朝皇帝的“错别字”

文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2-01-24

  牌坊是我国历史上为褒奖功勋、科第、德政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古牌坊是“立体史书”,是研究一个地方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建筑艺术的活史书。

  内江市资中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古牌坊众多,其中重龙山旅游景区内就有4座保存较为完好的牌坊,分别是明嘉靖六年(1527)的文命诞敷木牌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玉虚宫牌坊、清嘉庆六年(1801)的重龙古迹牌坊和清朝时期的西昌山斗牌坊。

  从景区通道进入,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位于山腰处的西昌山斗牌坊,牌坊为石质结构坊,整体呈砖红色,牌坊中横下部刻有双龙戏珠花纹,为四柱三间五楼,庑殿顶,仿筒瓦屋面,坊通高6.05米、宽4.51米、厚1.54米。坊下配8个抱鼓,坊柱上阴刻有“长山衍派,护阙流芳”,中横阴刻“西昌山斗”,背面额为:“济南林氏祠,家传孝第,世笃忠贞。”相传林氏一脉是商丞相比干的后代,因商纣王荒淫无道,宠信妲己,残害忠良,丞相比干被其挖心,比干夫人陈氏遗腹三月,避难于长林山石室,生子名泉,后周武王诛纣王灭商兴周,因比干公系忠良而死,周武王加封其墓,并根据其子出生地而赐林姓,从此林姓便一直延续下来。

没想到!内江这个“老古董”上竟刻有明朝皇帝的“错别字”(图1)

西昌山斗牌坊

  重龙山顶的重龙寺门前立着两座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坊,一座是木质结构的文命诞敷木牌楼,一座是重龙古迹牌坊。据了解,其中见证辛亥革命的木牌坊“文命诞敷”曾是大东街禹王宫的大门。后于1968年由原资中县文物管理所(现资中县文物管理局)迁建至重龙山永庆寺天王殿前。

  文命诞敷木牌坊坐北向南,为重檐歇山式牌楼,面阔13.6米、进深4.3米、通高12.5米。牌楼上横书“文命诞敷”四个大字。“文命”指大禹,“文命诞敷”则为大禹的德政广布四方。“资中处于丘陵地带,木材相对石材来说较为稀有,所以木质结构的牌坊较为少见。”资中文保中心文史股股长王兵告诉记者。

没想到!内江这个“老古董”上竟刻有明朝皇帝的“错别字”(图2)

文命诞敷木牌楼

  据王兵介绍,这座牌坊是辛亥革命“资州起义”的历史见证物。清宣统三年(1911)夏秋,四川各地成立的保路同志军达数十万人,在资州“罗泉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武装起义揭竿而起。不久后,武昌起义爆发,当时在资州的清朝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端方仍不断派兵援助各地反动力量镇压革命,屠杀保路运动起义军领导者和革命志士。这激起了鄂军革命党人和资州同志军的义愤,30余名起义军闯入端方的住处,分别将端方及弟端锦押至鄂军协本部中大东街上天宫戏楼下,革命党人细数他们镇压革命的罪恶和卖国行为后将二人就地斩首处决。而当时的文命诞敷木牌楼便在上天宫的对面,见证了这段历史。

  位于文命诞敷木牌楼正前方的是重龙古迹石牌坊,牌坊为红砂石质地。正面横额刻“重龙古迹”四字,行楷体,背面额上刻有“西蜀名刹”。牌坊飞檐翘角、气势恢宏,保存完好,对于研究清代石刻牌坊有一定参考价值。石牌坊上,刻有一副对联“镜影远从天上落;岚光晴向日边开。”据了解,这副对联反映的是古资州八景之“重龙晴岚”美景。“重龙晴岚”是指每逢雨过天晴,山上岚光开向日边,宛若幻景。

没想到!内江这个“老古董”上竟刻有明朝皇帝的“错别字”(图3)

重龙古迹牌坊

  重龙寺的后山处,是“有故事”的玉虚宫牌坊。牌坊风化较为严重,已有几处镂空雕刻损毁。牌坊为石质,坐南朝北,四柱三间三楼,庑殿顶,坊上雕有对峙而立的四只狮子,镂空雕有二龙戏珠及花纹图案,坊前后阴刻有相同的“玉虚宫”三字,坊下方有8个抱鼓,坊通高6.75米、宽5.61米、厚0.57米,占地面积9.64平方米。

  玉虚宫牌坊的有趣之处在于“玉”字的右边一点书写在“王”字的右上方。这个“错别字”有个美丽的传说:明嘉靖年间,需要修建道教石牌坊。秉笔太监奏请嘉靖皇帝书写“玉虚宫”三个大字,当时皇帝正在与一个大臣下棋,顺手写了“玉虚宫”三个大字,然后继续下棋。秉笔太监发现皇帝将“玉”字右下边的一点错写在了右上方,成为“玊”字,连忙对皇帝说:“错了!”皇帝以为秉笔太监是说他棋下错了,不耐烦地“嗯”了一声,盯住棋子,连连挥手叫太监“去,去”,秉笔太监不敢再说,就拿着写错的“玊虚宫”退出宫廷,送到主持修建玉虚宫石牌坊的老道那里,老道当然也不敢改动,照原样镌刻在石牌坊上,就成了“玊虚宫”。

没想到!内江这个“老古董”上竟刻有明朝皇帝的“错别字”(图4)

玉虚宫牌坊

  牌坊是无声的历史、有形的文化,它记录了各个时期历史文化的变迁。资中重龙山旅游景区内的这几座石牌坊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既有历史研究价值,也有游玩观赏价值。(来源:最内江 图文:古佩铃)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