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警惕】小寒起,小心肾亏......

百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01-06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

1.jpg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北京时间1月5日23时5分将迎来小寒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已经到来,正如民谚所说:“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

  中医上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也就是说冬季时节养阴养肾、防寒平阳是关键。那么,小寒节气,我们在养生方面该注意些什么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2.jpg

  吴晓 博士

  副教授  

  副主任中医师

  吃好三样

  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小寒时节,想要进补,在饮食上要吃好这三样。

3.jpg

  食宜温

  《黄帝内经》中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

  所以,冬季应多吃温性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小寒时节,宜多吃些羊肉、鸡肉等温热品,切忌黏硬、生冷食物。

  冬季喝热粥也非常适合,如羊肉粥,以温补阳气;麦片粥,养心除烦;核桃粥,养阴固精;红薯粥,滋补肝肾。

4.jpg

  食宜杂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

  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

  另外,食物要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兼吃。宜多吃些糙米、玉米、小麦、黑豆、豌豆等豆类,梨、苹果、桔子、香蕉、花椰菜等蔬果,牛羊肉、鹅肉、鱼肉等肉类。

5.jpg

  食宜苦

  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遵循“少食咸,多食苦”原则,以补心气、固肾气。

  这时的饮食应减咸增苦,多吃些苦味食物。

  苦味食品中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生菜、茴香、杏、柚子、杏仁、莲子等。

  适当吃这些苦味食品,有利于去除人过多的火气,可助心阳,起到养肾的功效。

6.jpg

  喝好三样

  冬季干燥,小寒更甚。经过半个冬天的进补,会感觉有点油腻,此时,应多喝这三样,缓解干燥,修养生息。

  多喝茶水

  天气寒冷干燥,宜多喝热水。
  此外,在水中加入茶叶或红枣枸杞等滋补食物,不仅味道更好,还可以补肝肾,滋养祛斑。

  如果易发脾气,可以放一两朵菊花理肝气。

7.jpg

  多喝白菜萝卜汤

  冬天,人们最常见的食物就是白菜。大白菜最外层的叶子是解毒清热的,菜心是黄色的,具有退热的功能。

  小寒节气,可以多喝一些白菜萝卜汤。

  白菜萝卜汤清养作用甚佳,有通利肠胃,清热散血,降血压,降胆固醇等功效。

8.jpg

  多喝梨汁

  冬季多发感冒咳嗽,适合炖煮梨汁,有清润止咳的功效。

  炖梨要选雪花梨或者鸭梨,雪花梨偏向于润肺,鸭梨偏向于止咳。

  梨子性寒,脾胃虚弱的人,可以加入桂圆调和梨汤凉性;加入百合、银耳,能增强梨汁润肺的效果。

  梨皮能润肺消风,煮梨时不要去皮,效果更佳。

  除了梨汁,还应多吃一些蔬果,能防燥防寒,对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9.jpg

  做好三样

  民谚说:“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小寒时节,要格外重视御寒,做好三样,过好这最冷的15天。

  防寒防燥

  要注意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尤其肩颈部、脚部,更要倍加呵护。


  头颈要暖——戴围巾和帽子

  头颈受风寒侵袭,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头痛,甚至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高领衣服、围巾、帽子等都可以保护头颈,冬天在室外即使戴一顶很单薄的帽子,也有助于防寒。

10.jpg

  腰背要暖——晒晒太阳

  后背是人体督脉的循行之处,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建议:腰背保暖最好的方式就是晒太阳,背对太阳而晒,可壮养人体之阳气,使全身气机调和畅达。

11.jpg

  腹部要暖——试试按摩

  腹部是连接身体上下的枢纽,人体身上很多重要的穴位都在此处,如神阙、气海、关元等。

  建议:腹部保暖,除了平时要穿适当的防寒衣物外,也可两手搓热后按摩腹部,来提高自身的御寒能力。

12.jpg

  脚部要暖——热水泡脚

  脚踝部有多个重要穴位,是人体“小心脏”。而脚离心脏最远,供血少,寒气很容易从脚底侵入。

  建议:除了穿保暖的鞋子外,最好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脚心,促进血液循环。

13.jpg

  适当运动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尤其是小寒后天气寒冷的时节,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体育锻炼。

  小寒时节,适当运动可增强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同时使人精力充沛,还能减轻因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运动时务必注意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使阳气外泄。

  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不太激烈的运动方式,而且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因为此时气温很低,肌肉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

  另外,锻炼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较暖和时进行。

14.jpg

  保持愉悦

  中医认为:“怒则气上,扰动阳气。”因此,冬季尤其要注意情绪调节。

  预防的最好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在精神、心绪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情绪波动大,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

  做到不为琐事劳神,保持平常心,才能为生活增添乐趣。

15.jpg

  民间常言:“老人要是能扛过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过一年。”小寒的到来,不仅标志着严冬时节的正式开始,而且意味着暖春的临近。

  小寒时节,万物蛰藏、潜伏,正是养生的好时机。愿你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滋补保养好自己,静等春暖花开。

治未病中心·睡眠调理专病门诊

16.jpg

  科室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多重手段如辨证论治中药经方(各种剂型:饮片、颗粒、水丸、膏方等)、内经古典切脉针灸疗法、河图八卦杵针、、推拿督灸、火龙罐、耳穴压豆、穴位埋针、穴位埋线、身心评估、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多种特色优势诊疗技术,擅长诊治各类原因导致的失眠、嗜睡、多梦、早醒等睡眠障碍。同时,科室研发了多种助眠产品,如安眠药枕、宁心安神线香、安神避秽香囊、酸枣仁膏方等可有效的预防、辅助治疗各种类型的睡眠障碍。

17.jpg

徐厚平 教授

  教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副院长。擅长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诊治、中医体质辨识,亚健康状态相关疾病如睡眠障碍、颈肩腰腿痛、慢性疲劳综合症、排便困难、性功能障碍等治疗,尤其对亚健康状态的养生保健颇有研究。

  城北门诊时间:周二、四、六上午

18.jpg

吴晓 博士

  副教授,副主任中医师,治未病·体检中心副主任,荣昌分院副院长。擅长针药结合治疗针灸科常见病如中风、面瘫、颈肩腰腿痛等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擅长穴位埋线减肥、针药结合治疗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妇科病。

  城北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三、四、五全天,周日上午

19.jpg

冯文战 副教授

  副主任中医师,全科医学科·VIP病房·中医经典病房主任。擅长运用中医中药对发热、咳嗽、胃脘痛、水肿、心累、气喘等常见症状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诊治及疑难杂症的中医辨证治疗。

  城北门诊:周二上午、周四下午,周六全天

20.jpg

李胜 博士

  讲师,副主任中医师。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焦虑及抑郁等精神情志类疾病,以及颈肩腰腿痛、骨质疏松等骨骼肌肉疾病和月经不调等妇科病症、及面瘫、中风后遗症、老年痴呆等神经系统病症。

  城北门诊:周三下午,周五、日上午

21.jpg

魏微 博士

  主治中医师。擅长中医药治疗失眠、焦虑及抑郁等精神情志类疾病,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带下病、乳腺增生、不孕、妇科肿瘤等妇科病症,痤疮、神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科病症,以及小儿厌食、感冒、顽固性咳嗽、慢性腹泻等病症和各类人群体虚(亚健康调理)。

  城北门诊时间:周一、三、四上午,

  水井沟门诊时间:周日上午

22.jpg

甘露 主治中医师

  主治中医师。从事针灸临床10余年。擅长针刺结合中药并配合耳穴贴敷治疗不寐症,以及面瘫、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的针灸治疗。

  城北门诊时间:周二下午

23.jpg

戴静 医师

  医师。从事临床工作5余年,于四川华西医院进修精神卫生专业1年,擅长失眠、焦虑、抑郁、精神障碍,常见心理量表评估、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心身疾病。

  城北门诊时间:周一到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